大部分的藥物敏感成因與免疫系統對某種藥物產生攻擊或防御有關,亦有小部分病例與免疫系統無直接關係。另外,有醫學數據指出,女性、年長人士及有某些遺傳基因的人士會增加藥物敏感的機會。再者,除了口服藥物外,外涂或注射的藥物均有機會引起藥物敏感。
較常見會引起人體敏感反應的藥物有盤尼西林、阿士匹靈、含硫磺成分藥物、抗癲癎藥物和降尿酸藥物等。
每位患者對藥物過敏的反應都不盡相同。常見的敏感反應包括不同形態的皮膚病徵,如局部或全身的皮膚長有紅疹、膿頭、脫皮、水泡、色素沉澱和風疹。嚴重的敏感甚至會出現呼吸困難、發燒、淋巴發大、關節痛或血壓下降等。一些病人的皮膚黏膜也會受到影響,當中包括鼻、氣管和食道黏膜。氣管黏膜受到影響的話,會引致呼吸不順,而食道黏膜有問題,則會出現吞嚥困難。再者,若黏膜上的水泡穿破,皮膚便會潰爛。但敏感徵狀的嚴重程度與藥物的劑量未必有直接關係。
患者對藥物過敏所反應的時間也有很大差異,有可能會在服藥后數分鐘、數天甚至數星期才出現徵狀。有時候,藥物敏感與過濾性病毒感染的臨床徵狀可以十分類似,建議患者應立即停用藥物并于求診時須向醫生提供近期使用過的藥物記錄。
在一般情況下,病人停用藥物后便可以紓緩徵狀。至于較為嚴重的病人及在某些情況之下,醫生亦會處方其他口服及外用藥物以協助紓緩病情。ABC后,當確診對某種藥物敏感后,病人ABC自行記錄藥物的名稱和過敏徵狀,以減低日后出現過敏的機會。
作者為皮膚磚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