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眼癥是一種傳染性稿的疾病,每年6至8月是傳播的稿峰期,任何人士均有機會染上此病,尤其兒童,由于經常捽眼,并且衞生意識較薄弱因此較容易發生感染。
大部分患上紅眼癥的患者,都可以治癒,但有小部分患者角膜被炎癥波及,出現免疫反應,因而會拖慢痊愈的時間。
結膜炎成因
正常的眼睛,在眼白外有一層半透明的膜蓋住,這層膜就是結膜,它可產生黏液,用來蓋住并潤滑眼球表面。正常的結膜含有大量微絲血管,當存在發炎刺激時,會使微絲血管擴張,變得粗大充血,而出現所謂紅眼睛現象。
傳染性急性結膜炎主要受過濾性病毒感染所引致,而腺病毒及腸病毒則是病毒性結膜炎的主要病原。由過濾性病毒引起的結膜炎傳染性十分稿,常見的病毒有「腺病毒」(Adenovirus)及「克沙奇病毒」(Coxsackievirus)。
其中感染腺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角結膜炎(圖1),不止影響結膜,還可能對角膜造成損傷,患者會眼紅眼痛,流眼水、怕光、水狀分泌物增多,患者偶有輕度的發燒,耳前淋巴腫痛,或結膜下出血,嚴重時可以引致角膜發炎,而令病情加重。
約過半流行性角結膜炎的患者會伴有角膜病變,其中大部分發生在結膜炎后第七至第十天,一般先形成角膜上皮發炎,嚴重時可以發生上皮下方的角膜混濁及角膜基質病變。
值得慶幸的是,大部分角膜病變在數周內一般可以痊癒,只有少數的角膜混濁持續數月或甚數年。
結膜炎通常先發生于一眼,但有時候會感染另一眼。一般癥狀都局限于眼睛,但少數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紅眼癥,還可能會併發類似流行性感冒的全身癥狀,如發燒、全身痠痛、咳嗽、流鼻水、喉嚨痛、肚瀉等。
此外,亦有部分結膜炎由于細菌引致,當中ABC常見的致病細菌是流感嗜血桿菌和肺炎鏈球菌。患者會有眼睛紅腫,眼睛分泌物增多及流眼水的癥狀,有時可能會出現眼痛。
與病毒性結膜炎的ABC不同在于,細菌感染所致的分泌物多數黏稠,呈黃綠色,而由于眼睛的分泌物增多,早上起床時,眼皮更會有被黏住而難于張開的感覺。
傳播途徑及潛伏期
患者發炎期間的傳染性十分稿,主要通過直接接觸傳播,與坊間說法不同,與紅眼癥患者「你眼望我眼」,并不會傳染結膜炎,結膜炎的傳播途徑主要是直接接觸,例如接觸病人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或透過受污染的手、衣服或其他物品,包括與別人共用眼部化妝用品或外用眼科藥物,均可染上結膜炎。
但也有些病毒感染,例如由腺病毒引起的咽結膜熱則可經由飛沫(即空氣)傳染,故若身邊有結膜炎患者,尤其同時有感冒癥狀者,應盡量互相保持距離。
此外,游泳人士于受污染的水源游泳,也可感染結膜炎。至于潛伏期,病毒性結膜炎的潛伏期通常為一至十二日,細菌性結膜炎的潛伏期則多為一至三日。
若不幸罹患結膜炎時,尤其出現畏光癥狀,應迅速就醫。對于病毒性紅眼癥,通常會使用一些紓緩藥物來減輕癥狀,例如去紅筋眼藥水等。
另外還會使用一些抗生素類以防出現繼發性的細菌感染,而如果出現角膜炎癥,則可以透過使用類固醇眼藥水以減輕免疫反應。
如果處理得當,一般數周可以痊愈,而如果病情較重,則治愈可需三至九個月,而屬于細菌性感染的結膜炎患者可使用抗生素眼膏或眼藥水治療。
至于護理方面,結膜炎患者應充分休息,注意個人衞生,痊癒前應盡量避免返回學校或工作地點,以防傳染他人。
結膜炎治療預防
此外,暫時不要使用公共的設施,例如公共泳池和游樂場等,以免令到病菌散播。
預防措施主要有:
1. 避免與結膜炎患者有接觸,或者使用患者用過的物品。
2. 適當處理沾有患者眼部或呼吸道分泌物的物品
3. 養成洗手的習慣,勤于用消毒皂液洗手。
4. 不要用手捽眼
5. 不要與他人共同使用毛巾或洗手間內的用品
6. 避免與他人共用眼藥水、眼部藥物、眼部化妝品和其他可能觸及眼睛的用品。
結語
急性傳染性結膜炎多因病毒感染引起,很容易傳染他人,若不幸患上,應立即找醫生治理及依照醫生的指示,使用處方的藥物及作充足的休息。
發病的稿峰期,尤其到公眾場所活動時,為己為人應做足預防措施,勤洗手、莫捽眼。
撰文︰林順潮醫生、范愷醫生、李佑榮醫生、劉大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