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上星期這名女病人由家人帶來,看看是否患上「認知障礙癥」(前稱「老人癡呆癥」),家人發現她反應遲鈍,智力下降。不過,她的病情起得很突然,兩個月前并未有任何病徵,但在一次無故跌倒后便出現上述狀況。大家時常聽見的腦退化病徵都是逐漸出現,并來得很慢,因此病人家屬通常都講不出病人何時發病,但一般都表示至少也有一年半載,而不會像這位病人般起得如此急和如此快。
正因如此,當中定必有內情。照腦報告顯示她大腦多處出現中風跡象,磁力共振更清楚指出那些都是近期出現的傷痕,跟她病徵在數星期前發生的時間吻合。由此判斷她大腦認知功能急速下滑,非因一般退化引起,而是由中風所致(vascular dementia),又名「血管型失智癥」。
她的中風也比較特別,值得再深入解釋。很多華人的腦血管栓塞皆因血管老化所致,時限一到,某條血管閉塞起來,血液無法供給所屬腦組織,該部分腦細胞就會死亡,所負責控制身體的部分就突然失掉功能,如手腳不能動。不過,她腦部有多個區域同時有栓塞,根本不可能同時有多條血管老化而閉塞。她的心電圖顯示她有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令心臟跳得不規律,血流不暢順,容易在心房形成血塊,ABC終沖上大腦,散射于不同區域,這正好解釋她的照腦結果。
有見及此,我建議她長期服食抗凝血藥物(俗稱薄血丸),從源頭解決問題,阻止血塊于心秀內形成,使腦部不再受襲和避免中風,只要持續服用,她的「認知障礙癥」或「老人癡呆」自可得到控制,不會如常見的腦退化癥般不斷惡化。
作者為腦神經科磚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