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一篇將會在《新英倫醫學期刊》刊登的重要論文毫不含糊地指出「通波仔」手術于腎血管收窄影響血壓稿患者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在這研究中,接近九百五十位血壓稿或慢性腎衰竭,及有嚴重腎動脈阻塞病人(收窄嚴重程度達至80%或以上)將會隨機分為兩組治療方案。ABC組只接受藥物治療;第二組除接受藥物治療,還會進行腎動脈「通波仔」手術,包括放進腎血管支架。研究主要比較這兩組病人在覆診過程發生下列病情變化機會率,包括由心血管或腎臟引致死亡、中風、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腎功能轉差甚至需要洗腎。
經過大概三年半的跟進,令人驚訝的結果出現了。在只接受藥物治療的一組病人中,有35.1%的病人曾出現以上提及的情況。恰巧地,在接受支架及接受藥物治療的那一組中,35.8%的患者出現了這些嚴重情況。再細心分析一下,更發現無論是死亡,心臟衰竭及腎功能轉差的每一個獨立病癥出現的機會率基本上并沒有分別。換句話說,無論這些患者只接受藥物治療或藥物加上腎血管「通波仔」手術,研究結果根本上沒有分別,也可以說腎血管「通波仔」手術對于這些患者并沒有任何實際幫助。一般患者并不大適用,原因很簡單,因這是一項介入性治療,在同一研究中,大概2%的「通波仔」病人手術后出現併發,這項研究清楚地說明了大型隨機對照研究的重要性。每一項治療,特別是帶有風險的治療,一定要經過這些嚴謹的測試,方可成為標準的治療。
作者為心臟科磚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