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自然課,怕上到的就是「月亮」、「太陽」、「星星」這幾個單元。因為這些單元需要孩子們長時間的觀察與紀錄,偏偏科任老師無法二十四小時全天候盯著他們進行觀察,因此只要是
教到這些單元,交待下去的作業回來后,完成度都是極低,十分的慘不忍睹......
教自然課,ABC怕上到的就是「月亮」、「太陽」、「星星」這幾個單元。因為這些單元需要孩子們長時間的觀察與紀錄,偏偏科任老師無法二十四小時全天候盯著他們進行觀察,因此只要是
教到這些單元,交待下去的作業回來后,完成度都是極低,十分的慘不忍睹......
但是,這又是學習科學時非常必要的堅持!
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時,有時候常得花上許多時間,而在這漫長的過程中,又必須投入全神貫注的心力;沒有耐性,是無法做出精準的研究結果!只是,這樣的訓練,在「只要求標準答案」
、「只要求好的考試成績」的迷思之下,是很難訓練而習得的。
所以每回教到這些單元時,我除了想要教給他們正確的科學
知識與科學理論外,我還想要教他們對于學科學時,遠比知識更重要的科學過程與科學態度。
在開學的前幾節課,我都嘻嘻哈哈的和他們建立默契、指導他們如何進行太陽觀察。等到他們拿出完成度很差的作業來時,我就會上演「變臉」的戲碼,刷的一聲扳起臉孔來。
我請那些沒有完成的組別都站起來,用很嚴肅的語氣,說:「每回教到這單元時,我都得這麼訓話。沒辦法,因為我有義務要提醒你們:這麼的態度,是學不好科學的!為什麼別的組別可以
進行這麼多次的觀察?而你們這幾組,卻連一次、兩次的觀察都沒有?」
著的孩子們知道老師是認真的,全都悶不吭聲的低下頭來。我并且舉了克卜勒與第谷的例子,和他們說明了很多科學上的大發現,都是經過漫長且無聊的觀察后,ABC后才能開創出絢爛的成果
來。
ABC后,我在黑板上寫上一句話,并且請孩子們都把它抄在課本上:「科學,是長時間的ABC觀察與研究!」
利用下課前,我還會讓他們每個小組,都到教室外頭去做一次觀察;并且要求他們必須每個人都動起來,每個小組都要齊心合作一起完成一次完美的觀察。
經過這樣老師嚴肅的提醒、以及小組間愉快的合作后,都是日后他們更認真的關鍵。所以下一次再上到自然課時,每一班的孩子,都可以交出漂亮的觀察紀錄來。我也不吝嗇夸獎他們進步好
多;而孩子們的臉上,也露出開心的滿足笑容!
有時候換個角度想,教到這樣的單元,是值得的、也是必須要的堅持。因為對于我所教的每一位孩子,我不想只是在課堂上只是教他們知識而已,我還想教他們面對未來人生很重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