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我曾經(jīng)想過,如若人們開始愛惜光陰,那末他的生命的積儲是有一部分耗蝕的了。年青人往往不知珍惜光陰,猶如擁資巨萬的富家子,他可以任意揮霍他的錢財,等到黃金垂盡便吝嗇起來,而懊悔從前的浪費了。
(第2段)我平素不大喜愛表和鐘這一類東西。它金屬的利齒窸窸窣窣地將光陰齧[1]食,而金屬的手表滴滴答答地將時間一分一秒地數(shù)給我。當(dāng)我還有豐余的生命留在后面,在時光的賬頁上我還有可觀的儲存,我會像一個守財奴,斤斤計較寸金和寸陰的市價么?偶然我抬頭望到壁上的日曆,那種紅字和黑字相間的紙頁把光陰劃分成今天和明天。誰說動物中人是ABC聰明的?他們把連續(xù)的時間分成均勻的章節(jié),費許多精神去較量它們的短長。ABC初他們用粗拙的工具刻劃在樹皮上代表晝夜,現(xiàn)在的人們則將日子印在沒有重量的紙條上,每逢揭下一張來,便不禁想「啊!又過了一天!」
(第3段)怎樣我會起了這些古怪的念頭呢?是ABC近的一個秋日的傍晚,我在近郊散步,我迎蒼黃的落日走過去,復(fù)背它的光輝走回來,足踩自己的影子。「我是牽我的思想在散步,」我對自己說。「我是躡蹤[2]我的影子,看我趕不趕得過它?」我一面走一面自語。「我在看我自己影子的生長,看它愈長愈快,愈快愈長,」我獨語。總之,我是在散步罷了。我攜我的思想一同散步。它是羞怯得畏見陽光,老躲在我的影子裏。使得我和它談話,不得不偏過頭去,傴僂身子,正如一個稿大的男子低頭和身邊的女子說話,是那么輕聲地,絮絮地。
(第4段)我們走走,不知從哪裏來的一枚樹葉,飄墜在我們的腳前。那樣輕,怕跌碎的樣子。要不是四周是那么靜寂,我準(zhǔn)不會注意。但我注意到了,我撿了起來,我試想分辨它是什么樹葉?梧桐的,楓械的,還是樗櫟的?但我恍若看到這不是一張樹葉,分明是一張日曆,一張被不可見的手扯下來的日曆。這上面寫的是一個無形的字:「秋」。
(第5段)「秋」,我微喟一聲。
「秋,秋」,我的思想躲在我的影子裏和答我。
我感到有點遲暮了。好像這個字代表一段逝去的光陰。
「逝去的光陰」,我的思想如刁鉆的精靈,摸了我的心思。
「光……陰,」這兩個平聲的沒有低昂的字眼,在我的耳邊震響。
光陰要逝去么?卻藉落葉通知我。我豈不曾擁有過大量的光陰,這年青人ABC的財產(chǎn),一如富賈之子擁有巨資。我曾是光陰富有者。同時我也想起了兩個惜陰的人。
(第6段)正是這樣秋暖的日子,在很早很早以前。家門前的禾場上排列一行行的穀簟,在陽光下曝曬田裏新收割來的穀粒。芙蓉花盛開。我坐在它的蔭下,坐在一只竹籮裏面,——我的身子還裝不滿一竹籮——我玩穀堆裏捉來的蚱蜢螳螂和甲蟲,我玩玩,無意識地玩去我的光陰。祖父是愛惜光陰的。他匆匆出去,匆匆回來,復(fù)匆匆出去,不肯有一刻休息。但是他珍惜也沒有用,他僅有不多的光陰。等到他在一個悄然的夜晚,撇下我們而去時,我還不懂他為什么要離開我們,原來他把光陰用盡了。
(第7段)還是在不多年以前,父親寫信給我說:「你現(xiàn)在長大了,應(yīng)該知道光陰的可貴。聽說你在學(xué)校裏磚愛玩,功課也不用功……」父親也珍惜起光陰來了。大概他開始憂光陰之窮匱,遂于無意之中把憂心吐露給我。在當(dāng)時我是不能領(lǐng)會的。我仍是嫌光陰過得太慢。「今天是星期一呢!」便要發(fā)愁。「什么時候是圣誕節(jié)呢?」雖則我并不喜歡這異邦的節(jié)日。「怎樣還不放假呢?」我在打算怎樣過那些佳美的日子。光陰是推移得太慢了,像跛腳的鴨子。于是我用歡笑去噪逐它,把它趕得快些。正如執(zhí)箠[3]的孩子驅(qū)鴨群,?哨起快活的聲音促緊不善于行的水禽的腳步,我曾用歡笑驅(qū)趕我的光陰。
(第8段)「你曾用歡笑驅(qū)趕你的光陰。」我的思想像「回聲」的化身,複述我的話。
但是很久不那么做了。竟有一次我坐在房裏整半天不出去。我伏在案前,目視陽光從桌面的一端移到另一端。我用一根尺,一只表,來計算陽光的足在我的桌面移動的速度,我觀察了計算了好久。驀然有一種感觸浮起在我的胸際,我為什么干這玩意兒呢?我看見了多少次陽光從我的桌面爬過?我有多少次看見陽光從我的窗口探入,復(fù)悄悄地退出。我慣用雙手交握成各種樣式,遮斷它的光線,把影子投在粉壁上,做出種種動物的形狀,如一頭羊,一只螃蟹,一只兔;或則喝一口水,朝陽光噴去,令微細(xì)的水滴把光線散成彩虹的顏色。何時使我的心變成沉重,像吝嗇的老人計數(shù)他的金錢,我也在計算光陰的速度呢?我曾譏笑惜陰人之不智,終也讓別人來譏笑自身么?
(第9段)「你也在計算光陰的速度了。」我的思想像喜災(zāi)樂禍似的,揶揄我。
真的,我在計算光陰的速度了。我想到光陰速度的相對性,得到這樣的結(jié)論:感覺上的光陰的速度是年齡的函數(shù)。我試在一張白紙上列出如下的方程式:「光陰的速度等于年齡的正切的微分。」當(dāng)年齡從零歲開始,進(jìn)入無知的童年,感覺上的光陰速度是極微渺的。等到年齡的角度隨歲月轉(zhuǎn)過了半個象限(我暫將不滿百的人生比作一個象限,半個象限是四十五歲了),正切線的變化便非常迅速。光陰流逝的感覺便有似白駒,似飛矢,瞬息千里了。我想了又想,漸漸陷入了一個不能自拔的思索的阱裏。想到我自己在人生的象限上轉(zhuǎn)過了幾度呢?猶如作繭自縛,我自己衍出方程式而復(fù)把自己嵌在這式子裏面,我悲哀了。
(第10段)「你自己衍出方程式而復(fù)把自己嵌在裏面。」思想嚶然回答,已無尖酸的口吻。
但是我無法改正這方程式,這差不多是正確的。在我的知識範(fàn)圍內(nèi)不能發(fā)現(xiàn)它的錯誤。啊,悲哀的來源,我想把這公式從我的腦筋中擦去,已是不可能。正如我剛才撿起來的樹葉,無法把它裝回原來的枝上。我重新諦視這片葉,上面仍依稀顯現(xiàn)無形的字:「秋」。
(第11段)另一天,從另一枝柯上,會有不可見的手扯下另一片樹葉——是一張日曆——那上面寫的應(yīng)該是另一個字,「冬」!
「冬」,我的思想似乎失去了回答的氣力。
「秋,……冬」,又是兩個沒有低昂的平聲的字眼,像一滴涼水滴進(jìn)我的心胸,使我有點寒意。我不能再散步了,我攜我的思想走回家,正如那西洋婦人攜她的狗,施施歸去。此后我就想起,如若人們開始愛惜光陰,那末他的生命的積儲是有一部分耗蝕的了。
◆注釋
[1] 齧:啃、咬,又可解作侵食
[2] 躡蹤:追蹤
[3] 箠:馬鞭
■閱讀材料簡介
「借題發(fā)揮」這話用來形容是篇閱讀材料,可說十分貼切。同學(xué)學(xué)寫文章,常苦于無物可寫,所以每每于考試前誦讀達(dá)旦——既不能「博聞」,故須「強記」——為此苦不堪言。同學(xué)若能借鏡是篇閱讀材料,寫作自然「成竹在胸」,不用再憂慮無物可寫。
■學(xué)習(xí)要點
「虛擬」與「鋪陳」的運用
「鋪陳」指「詳細(xì)陳述」。劉勰《文心雕龍?詮賦》:「賦者,鋪也,鋪采摛文」,指出「賦」是一種通過「詳盡書寫,藉以顯現(xiàn)文采」的寫作手法。是次閱讀材料藉故事書寫對「光陰」的思想、感受。故事可以是真的,但「虛擬」亦無不可,而故事之所以能帶引出思想、感受,則要靠「鋪陳」故事的細(xì)節(jié),如:情節(jié)、所見、所聽、所感。同學(xué)舉一反三,自能掌握藉「借題發(fā)揮」豐富文章內(nèi)涵的技巧。
顧問教師:唯風(fēng)
- 中文科老師,1984年畢業(yè)于香港中文大學(xué),先后獲香港大學(xué)、香港中文大學(xué)等碩士銜,現(xiàn)為學(xué)友社模擬文憑試籌備委員。90年代起開始為《明報》撰稿,主要著作有《中國文學(xué)史》、《中國語文及文化——文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