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以流感為例,縱使世衞和政府大力宣傳鼓勵市民接種,不過不少人卻嫌流感疫苗需年年接種麻煩,而且接種后仍有機會感染「感冒」,覺得疫苗無保證,不可以「斷尾」,故寧愿貪一時之便「博一博」。流感疫苗要每年接種,原因是流感病毒經常出現變種,因此有需要每年檢討,訂出ABC常見的病毒型號,研製適合未來一年的流感疫苗組合,故此需要每年接種一次。
沒有一種疫苗保證能提供保障,但疫苗除能大大減低感染機會,亦能在不幸感染的情況下,減低出現併發癥的風險,或減低併發癥的嚴重程度。以水痘疫苗為例,即使接種水痘疫苗后出現水痘,病情也較溫和,病人不適情況亦減少。
另一些對疫苗卻步常見原因主要源于市民對疾病和疫苗種類認識不足,或輕視患病后病情,直至傳媒報道有人「出事」才急急了解疫苗重要性,一窩蜂接種。以肺炎球菌疫苗為例,政府由2009年開始將「七價」肺炎球菌疫苗加入「兒童免疫接種計劃」讓港嬰免費接種,可惜該菌原來有九十多種型號,衞生署檢討后于2010年引入覆蓋率較廣的「十價疫苗」,繼而發現「十價疫苗」也未能覆蓋的3,6A和19A型開始在社區肆虐,遂于2011年底轉用覆蓋更佳的「十三價疫苗」。可惜家長并未注意當中轉變,一心以為為孩子接種了肺炎球菌疫苗便無后顧憂,殊不知細菌流行程度會轉變,有些病菌甚至會變種,必須時刻警覺。
作者為兒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