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卵巢癌是難以預防的,而且初期病徵不明顯,如患者無定期身體檢查,經常于發現病患時已達晚期。治療卵巢癌的一線治療是以手術切除腫瘤,如能在初期接受治療,治癒機會較佳,或可同時保有生育能力。
2010年,卵巢癌有四百六十八宗新癥,在女性常見癌癥中排第六位;雖然比較其他癌癥來講,數目不算多,不過婦科腫瘤科磚科醫生盧永杰指出,往日卵巢癌每年只有三百多宗新癥,由此可見數字正在上升。事實上,很多患者亦忽略了病情,因為病徵不明顯(見附表),可能在晚期才發覺。
卵巢癌與不少癌癥一樣,仍未找到致病原因。盧醫生解釋,生育年齡女士每月均有一次排卵,若排卵時卵巢表皮破損,在自行修補過程中,可能出現變化,形成癌癥。所以,排卵次數愈多,形成癌癥的機會亦愈稿。現時已知生育過、有哺乳或服食避孕藥的女士,曾有一段時間沒有排卵的,較少得到此病。盧醫生指暫時未有明確證據,但按推斷,服用排卵丸或會增加卵巢癌的機會。
此外,乳癌、腸癌、卵巢癌及子宮癌互有關聯,有些家族會較多成員罹患上述的癌癥個案,但這種情況以西方為主,香港較少這種遺傳成因。
子宮頸癌有癌前期階段,可有充分時間篩檢,可是卵巢癌是沒有癌前期的,就算腫瘤大于十厘米亦未必能夠及時察覺,有些患者會以為自己長胖或大便不通所致,直到引起併發癥或擴散才驚覺。曾有個案是患者往急癥室求診,ABC初以為有肺積水,其后在內科發現卵巢癌已經擴散至肺部;此時期的五年存活率只有百分之十左右。所以如患者能及早發現,便可得到較理想的治療效果了。
發病年齡五十歲
定期身體檢查可讓女士盡早察知健康狀況,盧醫生建議應每年進行一次檢查。針對卵巢癌的檢查,已有性經驗的女士可以進行陰道超聲波檢查。沒有經過性行為的女士則使用腹部超聲波檢查,不過此檢查不及陰道超聲波清晰。但是年輕未曾有性經驗的女士毋須過分擔心,卵巢癌的平均發病年齡是五十歲,有疑問的話可向醫生查詢。
不過,就算超聲波有發現,亦未必就是癌癥。未收經的女士可能偵測出有水瘤,假如是生理水瘤,即每月排卵前就會出現,并于排卵后消失,體積大多小于四厘米。不過,如水瘤在幾個月后仍無消退,便可能是病理水瘤,有懷疑的時候醫生或會要求病人抽血檢驗癌指數(CA 125),并查詢可有家族患癌史。
有說女士作CA 125檢查可確診出卵巢癌。不過盧醫生表示,不應貿然進行CA 125,因為任何人在此檢查中亦可有稿指數出現,良性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腺癥、骨盆腔炎等可以影響指數的升降,肺癌亦可令指數升稿。所以CA 125較適合讓已確診患者作跟進的檢查,幫助監察病情。
一旦確診,醫生便為患者作開刀手術,先取出腫瘤樣本化驗,以確定是否癌癥,并確認是何種階段的癌癥,再以手術治療割除腫瘤。然而癌癥已屆晚期,癌細胞已擴散的話,便很難悉數清除,手術后就須要接受化療,有七成機會可消滅其余癌細胞。盧醫生提醒,化療并非幫患者斷尾。
早發現較易治癒
早期發現的年青患者按情況割除一邊卵巢后,再接受十八個星期的化療,有相當機會達致痊癒,大概六成病者可繼續來經及保全生育能力。
至于如何決定是否割除兩邊卵巢及子宮,盧醫生指如病情許可及患者太年輕或未曾生育過,為免將來后悔,或令患者之后太早更年期,只會割除一邊卵巢。一般情況下每位女士均有兩個卵巢,如割除一邊卵巢,雖減少了懷孕機會,但每月仍可排卵,即保持了生育能力,而女性荷爾蒙亦維持不變。如將兩邊卵巢割除,對年輕患者來講要承受提早收經的煩惱,伴隨骨質疏鬆、潮熱、出汗及心臟病等問題,就要輔以藥物去紓緩各種徵狀。若擔心癌細胞向子宮擴散,亦要慎重考慮是否將之割除。無論如何,割除卵巢或子宮不應輕率決定,針對年輕患者,應在許可情況下盡量保留。
[email protected]
撰文︰王家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