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膝關節的軟骨磨蝕耗損,令底部的骨頭互相磨擦,因而產生發炎而變得紅、腫、熱、痛。其后膝關節變得僵硬,不能伸直,蹲下困難又或不能自己剪腳甲。而慢性疼痛會令走路吃力,咯咯作響,尤其于上落樓梯時。
治療方法是因應疼痛及活動能力的嚴重程度,減重、休息及止痛藥都是醫治初期輕度退化的方法。當病情惡化而止痛藥無效及嚴重影響活動時,病人可選擇換關節手術。
當然這個是大手術,有著一定的風險,可是這是醫治退化關節的ABC方法。如果不想換關節而止痛藥又沒效,病人可選擇透明質酸注射。這種治療方法也就是坊間所說的啫喱針又或是玻尿酸注射。
現在的透明質酸療程已發展為單一針注射(過往的要三至五針),而每一次療程的效果大約可持續十二個月。在注射前,醫生會用碘酒和火酒為膝部皮膚消毒,之后會用針把大約六毫升透明質酸直接注射入膝關節內。
由消毒皮膚到注射完成,過程大約五分鐘,而完成后病人可以立即走動。此治療方法一般沒有大的副作用,在注射后頭兩天可能會有腫脹不適感覺,但多加休息后便會退減。
透明質酸擁有低免疫反應、稿生物相容及可供身體分解的特性。直接注射入膝關節,能為膝部帶來潤滑止痛的效果,因它的鎖水能力是數百倍以上。透明質酸注射一般不會和其他藥物相沖,只是那些對透明質酸呈敏感反應者不應使用。
作者為骨科磚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