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是因為ABC近有很多練習太極拳的愛好者,都患上了膝關節炎,他們的癥狀相似,發病的原因都是因為長時間練習太極拳而引起膝關節疼痛,痠軟,乏力;因而我斗膽把這種綜合的癥狀,暫時命名為「太極膝」。
患者中有青年人,也有中老年人,他們在練習太極拳時,都需要把雙腿微屈,以微蹲的姿勢開始,打出每一個招式。由于太極講求陰陽互轉,微屈的膝關節承受著上半身的重量的同時,身體需要不停的旋轉,換位。
重者關節腫脹
可憐的膝關節不斷的在向下的重力下,受到多角度旋轉式的擠壓,股四頭肌,膝內外側副韌帶,半月板等都承受著比平常過多重量,以及過長時間的研磨。
結果太極拳打完后,膝關節就疼痛起來。輕者出現膝關節痠軟,輕度疼痛;重者,膝關節腫脹,發熱,潮紅,坐久后需要撐扶才能站立,始動痛,活動一段時間后疼痛緩解。
一般以雙膝眼壓痛,膝關節兩旁內外側副韌帶壓痛,膝蓋上緣骨四頭肌肉,以及肌腱壓痛為主。
有的患者因為需要參加太極拳比賽,每天積極的訓練。有的患者追求保健養生而堅持著每天打太極的習慣。但是,由于部分患者的膝關節在鍛煉太極拳的同時,膝關節沒有得到適當的強化,膝關節相關的肌肉、韌帶、軟骨并不適應稿強度的下壓力和旋轉力。
缺鍛煉易勞損
韌帶柔韌性不足,肌肉力量不強,導致軟骨的磨損,容易產生韌帶的損傷,膝關節內發生炎癥,導致局部充血、水腫、發熱。
過去習武的勇夫,皆自幼從基本功開始,站樁、扎馬,一樣不少;這些基本功充分地強化了腰部,膝部,踝關節等肌肉韌帶組織,為稿難度的武術提供了扎實可靠的身體素質。
現代人練太極為養生之法非常正確,在追求姿勢、招式的同時,可能缺乏了合理的膝關節強化鍛煉,因而容易產生了膝部的勞損。
陰陽相配療法
治療太極膝,以陰陽相配之法治之,療效確切,取穴陰陵泉,陽陵泉,內膝眼,外膝眼,血海,梁丘。如前十字韌帶受損可配膝頂,后十字韌帶受損配委中。屈伸不利者,可以透刺法由曲池透刺少海。
如患太極膝,應該乖乖的先暫停太極拳鍛煉,減少步行,上下樓梯,負重遠行。嚴重者需要臥床休息,待疼痛和炎癥消失后,可以先做膝部屈曲和伸直訓練,欲強化者可縛沙包于小腿,強化膝部和小腿肌肉力量。
此外,也可取仰臥位,將膝關節伸直,繃緊大腿前面的肌肉做股四頭肌靜力性收縮。
每次收縮的時候,盡量用力并堅持長時間,重複數次以大腿肌肉感覺有酸脹為宜。待膝關節恢復后,再開展太極拳的鍛煉吧!
香港中醫綜合中心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