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捱夜或失眠,會擾亂了臟腑正常運作的時間,除了引起疲倦、脾氣暴躁、記憶力減退、頭痛頭暈、雙眼乾澀及容易感冒外,更會增加體內毒素,令血液流通受阻,形成結石、稿血壓、心臟病,影響工作、學業或社交,甚至縮短壽命。
工作輪班,環境嘈雜,室內溫度太熱太冷,煙酒過多,腸胃不適,太飽太餓,精神壓力,曾依賴安眠藥,常到國外公干或旅游人士,亦會因為時差問題,引起失眠。
陰主靜時陽主動
中醫認為,睡眠和醒覺的機制是以陰陽盛衰作主導:「陽入于陰則寐,陽出于陰則寤」。
人體分陰陽之氣,陰主靜,陽主動,氣可消耗,也可增長;正常是跟隨日照的節律而改變,可從身體出外,也可收藏在身體內。太陽升起時,如大自然一樣,身體的陽氣會增加,向外發放,人就精神,起床活動。黃昏時,身體的陽氣收歛,到入夜時,陽氣會潛藏于身體內,人就上床休息。
陰陽不調和,就會引致失眠,中醫稱「不寐」或「目不瞑」,有「虛」、「實」之分。虛者,不足也,即衰弱的意思;先天虛弱、長期過勞憂慮、大病手術、生育后失調所致。虛證分心脾兩虛,心腎不交及心膽氣虛型。
心脾兩虛者:晚上難入睡、多夢易醒、精神疲倦、心悸健忘、食欲不佳、易有胃氣脹、大便溏爛。
心腎不交者:常見于更年期婦女,除了睡臥不寧,心煩外,更可見口乾、腰痠、耳鳴、晚上出汗等癥狀。
心膽氣虛者:難入睡、多惡夢、易醒、易焦慮、觸事易驚、終日惕惕、膽怯心悸、白天汗多、倦怠乏力等。
實者:太過、太多,可引起熱,可引起濕;情志不暢,生活習慣,如暴飲暴食、煙酒過多,引致體內氣血不流通所致。實證分肝氣郁結,肝火上炎,痰濕阻絡及痰熱擾心。
精神壓力肝郁結
肝氣郁結:精神壓力,生活上的不如意,影響氣機,形成肝氣郁結,癥狀包括有失眠多夢、頭目眩暈、胸脅脹痛、口苦,食欲不振、婦女月經失調、乳房脹痛等。
肝火上炎:肝氣郁結太久,加上飲食不節或煙酒過多,就會出現肝火過盛,性情變得急躁、容易發怒、不眠多夢,甚至徹夜不眠、頭暈頭脹、目赤耳鳴,口苦口乾、不思飲食,便秘、小便黃、舌紅苔黃、脈弦數。
痰飲阻絡:平素嗜酒過多,飲食不節,氣血不暢,釀成痰濁,亦會阻滯氣機。多見于血脂稿、動脈硬化者,癥見失眠多夢、頭目眩暈、胸悶、痰多。
痰熱擾心:痰濕伴有熱象者,則會容易打嗝,或者有胃酸倒流、口苦頭重、舌偏紅、苔黃膩等等。
作者為注冊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