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還有約二百名健康的婦女會收到錯誤警號。不論ABC終是確診與否,在等待確診期間及往后的日子,這個患癌病的錯誤警號會給她們造成沉重的心理負擔。」(注)
Cochrane Review是醫學界ABC有公信力、ABC具批判性的獨立研究。在2012由丹麥學者Peter G?tzsche發表的這個報告,終于為以MMG作篩查的功效下了個ABC中肯的判斷定案。
篩查與否死亡率相近
過去十多年MMG篩查的功效在學術界有著激烈的爭論,說說相關的歷史與地理也很有意思:早在1963年在紐約已有隨機對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證明」了MMG篩查的作用,發現MMG篩查可減少「因乳癌的死亡」(Breast Cancer Mortality),故倡議者與支持者就以此做基礎,來推行MMG篩查的公共衞生計劃,為其適齡婦女國民做定期檢查。當中ABC為大力推行的,可數北歐瑞典。及后推行者在瑞典各個州郡也進行了多個RCT,進一步「證實」了篩查可以減少其婦女國民因乳癌的死亡,也就成為在政者繼續在推行篩查的理據。
同屬北歐的丹麥則沒有性篩查,只有在首都哥本哈根地區推行。G?tzsche其后觀察到,在哥本哈根地區佔人口的20%婦女,在九十年代初經歷篩查后,發現出的「乳癌數字」有非常明顯的大幅上升,即有很多乳癌是經過篩查「被發現」出來;而在丹麥其余地區沒有參加篩查的80%婦女,臨床上發現出的乳癌數字則一直平穩。
奇怪的就是無論有沒有篩查,乳癌的死亡率在丹麥各地卻都是一樣。而比較瑞典與丹麥這兩個醫療水平相若的,也發現兩國因乳癌的死亡率并無差異,即是瑞典推行多年的篩查,并不能額外地減低婦女因癌癥的死亡。這便帶出了篩查中的一個至關鍵疑問:到底是否有「過度診斷」(Overdiagnosis)的問題呢?
可以這樣理解「過度診斷」:若果沒有經過篩查,某些「被發現」的「癌癥」根本不會在該位婦女身上造成任何問題;這些病癥,根本不會發展,甚至很可能會自行復原。但在篩查「被發現」后,則必然有之后的治療,包括乳房的局部或切除術、輔佐的電療和化療,這些也就是「過度治療」(Overtreatment)的情況。
「過度診斷」與「過度治療」肯定是對無辜婦女的傷害,也就是在篩查前必須要婦女清晰理解的問題。G?tzsche繼續探究下去,發現到這是MMG篩查在世界各地都出現的問題,也有更多的觀察研究證明這問題的嚴重性。可是,那些倡議MMG篩查的學者與支持政策的為政者,因著本身的利益關係,都對這關鍵問題視若無睹,更不斷搬弄研究的數字,去否定「過度診斷」與「過度治療」的存在。
MMG篩查的倡議支持者,則一直搬弄那些證實MMG篩查有效RCT裏的數字和結果,去加強宣揚篩查能降低婦女因乳癌的死亡率。G?tzsche對此也深感疑問,也就對所有相關RCT作「批判評估」。結果他發現那些證實MMG篩查有效的RCT,都是充滿「偏誤」(Biased),而偏誤的目的,也自然是要加強MMG篩查可降低因乳癌的死亡率的成績。
篩查「不能」降低死亡?
G?tzsche繼而評估另外一些「沒有偏誤」(Unbiased)的RCT,發現這些研究都顯示MMG篩查「不能」降低因乳癌的死亡率。而若果以「總死亡」(Overall mortality)為觀察結果時,則無論RCT是否有偏誤,觀察出的「總死亡」都并沒有因篩查而下降。
以「總死亡」去評估篩查的成效,會將篩查所導致的副作用,包括「過度診斷」與「過度治療」所造成的傷害都一併考慮(包括手術的併發癥、電療和化療會增加癌癥與心臟病的危險)。「總死亡」沒有分別,肯定就是評估篩查ABCABC的判斷。
文首ABC段的數字,就是G?tzsche非常「保守」地估計「過度診斷」為30%,并單純考慮那些帶有偏誤的研究,「樂觀」地假設篩查可以減少「因乳癌的死亡」達15%時,所得出的一個結論:在二千人經歷十年MMG篩查后,ABC終有一位婦女獲益,但同時有十位女士的身體因「過度治療」而無端受到各種傷害!
G?tzsche的覆查,也考慮了「假陽性」的問題:因為MMG本身的不確定性,很多時會有錯誤警號出現;此后需要動小手術取乳房組織作檢查,也要承受當中的另一個不確定性;而且更要定期重複,也便倍增了這些風險。故此G?tzsche也很保守地估計在篩查的十年間,每二千人便有二百人因此便無端要擔驚受怕,精神上受到傷害。
上述的不是一堆統計數字,而是一群無故受篩查所害的婦女,也是因有限資源的無端錯配,阻礙到真正患上會危害生命乳癌病者的治療,也是寶貴醫療開支的無謂浪費。這份遲來的Cochrane Review,希望可以令為政者更清楚考慮MMG篩查的實效,也希望可以幫助到女士作出更切合自己的知情選擇。
若果與MMG篩查有切身關係的女士,在讀完上文后仍是一頭霧水,那便請記著ABC重要的一點:以MMG作乳癌篩查有利有弊,在作決定前必須考慮是否真的切合自己所需。若果收到關于MMG篩查的資訊只提及其好處,卻沒有提醒可能的害處時,那就必定是不完整的片面之辭。務必要跟閣下的家庭醫生商量,找出ABC適合自己的答案。在檢查的過程中,假若有稱職的家庭醫生輔助講解跟進,也可以大大減少當中要承受的擔憂。
注:G?tzsche PC, J?rgensen KJ. Screening for breast cancer with mammography.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3
Mammography screening leaflet:繁體中文:見The Nordic Cochrane Centre網頁:weiab.cochrane.dk/
參考:G?tzsche, PC (2012). Mammography Screening: Truth, Lies and Controversy. Radcliffe Publishing Ltd
撰文︰顏寶倫醫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