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癥候群、稿血脂、糖尿病、內分泌失調、 憂郁癥、躁憂癥……攝取過量糖分對健康的威脅愈來愈可怕,世界衞生組織(WHO)宣分,大刀闊斧將每天的糖分建議攝取量減掉一半,從過往的十茶匙減至五茶匙,那是每天宜攝取卡路里總量的5%。
世界是肥的
那么,五茶匙的糖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若以成年人每天需攝取二千卡路里熱量來計算的話,五茶匙就是二十五克,然而,一罐三百三十毫升可口可樂就含有九茶匙糖,即使是低脂朱古力奶也含有六茶匙糖,更有甚者,標榜零脂肪的乳酪和番茄湯,亦分別含有五茶匙及四茶匙糖。真相實在太殘酷也太荒謬了,即使謝絕汽水的誘惑,大眾還是會從各方面攝取過量的糖分,誰還要相信食物生產商的甜言蜜語?
食品生產商的甜言蜜語,何嘗不是帶罪的糖?營養學家巴利普金(Barry Popkin)在2012年出版了《世界是肥的》(The World Is Fat)一書,此書的副標題是「生活形態、廣告以及政策背后的黑暗陰謀」(The Fads, Trends, Policies, and Products That Are Fattening The Human Race),早就在書中踢爆了食品商、廣告商,以至政府如何聯手讓世人變得愈來愈肥,不同單位之間的利益輸送,比之體重超標、糖尿病、稿血壓或心臟病更可怕,自私和貪婪,可能就是本世紀ABC嚴重的文明病。
可不是嗎?可口可樂公司歐洲區總裁昆西(James Quincey)也公開承認了,戲院的大杯裝可樂含糖四十四茶匙,被問及消費者會否知道自己攝取了這么多糖的時候,昆西答得坦白:他們可能并不知情。
食品生產商的陰謀即使不叫欺騙,那卻是瞞騙無疑,他們瞞騙了世人,原來糖分也像咖啡因和可卡因一樣,令人上癮。
劍橋大學行為神經學教授艾華列特(Barry Everitt)指出,糖分可引起人體大腦化學物質的變化,因而形成了對糖分的依賴,上癮過程跟可卡因頗為相似。無怪乎多國正計劃開徵含糖稅或汽水稅(soda tax),因為糖分不但如煙草般形成心癮,危害人體,它也如同毒品那樣,在逃避殘酷現實之余,充滿致命的禍害。
愈甜就愈苦
這邊廂,英國健康組織Action On Sugar將汽水目為新煙草產品,另一邊廂,英國臨床流行病學教授凱普偉(Simon Capewell)更直指糖本身就是危害健康的煙草。
英國人對此都反應甚大,只因英國是全歐洲肥胖比例ABC的,他們都清楚意識到,若不以課稅形式減少日常生活中糖的攝取量,那英國人的下一代,平均壽命就會愈來愈短──嘴巴愈甜,生活愈苦。
雖然由肥胖導致的健康問題,不斷加重政府的醫療開支,但英國食品規範倡議組織Sustain卻為英國政府指示一條明路。英國人每年喝下共五十七億二千七百萬公升含糖飲品,英國政府只需按每公升收取20英鎊稅金,國庫每年便有11億英鎊的進賬。
這不禁想到巴利鮑勃金的洞見,食品生產商製造含糖飲料以謀利,政府卻向大眾收取含糖稅以自肥,是的,糖稅一如煙稅,假健康之名左搜右刮,生產商和政府都是贏家,民眾才是肥胖世界的ABC輸家,因為生活愈甜,生命就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