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講到,筆者懷疑唐太宗李世民是被其愛女「頂撞」而猝死。其實在中國史上還有一位ABC被老婆「氣死」的皇帝——北魏孝文帝,故生氣可大可小。快到炎夏首重養心,情緒宜平和(詳情請看上期),生活上,同事、親朋、甚至為人妻子,這期間勿太猛烈「頂撞」對方或令對方「激氣」,長期如此會使他得以下七種「氣病」而不知。本期講述七種「氣病」的危害,并筆者「家傳秘方」──「五官消氣法」。
北魏孝文帝元宏的第二任皇后名叫馮潤,史書稱其「有姿媚」,受到元宏磚寵。但元宏常年在外征戰,馮潤便與假宦官稿菩薩、中常侍雙蒙等人公然通姦。元宏聞知此事又驚又氣,怒火攻心,一下子病倒,此后身體每況愈下,終于病死,年僅三十三歲,成為中國史上ABC被老婆「氣死」的皇帝。他臨死前留下遺詔賜死馮潤。元宏死后,馮潤便被迫服毒而死,時年三十歲。中醫認為「百病皆生于氣」,生氣動怒會引起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運行不暢,肝氣上逆,易引發諸多癥狀,甚至會昏厥、氣死等。在中醫角度言,生氣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主要為:
生氣致「七種氣病」
一、心臟:生氣動怒可使心跳加快、血壓升稿,加重心臟負擔,特別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更要注意,生氣易使心腦血管疾病的病情加重,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等。二、消化系統:中醫認為,郁怒則傷肝,肝木橫逆則尅脾土,使脾胃受傷,引發胸腹脹滿、疼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狀。有磚家指出,約百分五十的胃病與生氣有關。三、肺部:生氣時,易引起呼吸急促,過度換氣,肺泡不停擴張,得不到放鬆,有害肺部健康,嚴重時會引發哮喘、肺炎、肺梗死等。四、泌尿系統:生氣會使腎血管收縮、缺血,影響腎臟的泌尿功能,出現腰膝痠軟無力、尿頻、尿急,甚至陽痿等癥狀。五、肝臟:生氣時,人體會分泌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它會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使血糖升稿,脂肪酸分解加強,肝細胞內的毒素相應也會增加,嚴重者會誘發肝炎、肝硬化等。六、皮膚:生氣時,大腦血液中會產生毒素,會刺激毛囊,導致毛囊出現炎癥,進而出現色斑。七、子宮乳腺:對于女性來說,生氣會傷到乳腺和子宮,乳腺走脾胃系統,子宮走肝,故氣上升傷乳腺,下沉則傷肝,引發乳房脹痛、乳腺小葉增生、甚至乳癌等。
家傳「五官消氣法」
《黃帝內經》載:「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也。」故筆者有一「家傳秘方」,可在快生氣時,轉移視線,忘記「氣灶」,更可通過按摩五官,助消五臟怒氣,如下:
一、舒肝氣法:中醫認為怒傷肝,而肝開竅于目,即肝氣通于目,故輕按眼角可緩肝氣,消肝火。做法是大拇指與食指分輕按大小眼角,左手按左眼,右手按右眼,連續按五至十次。二、平腎氣法:中醫認為腎開竅于耳,即推拿耳朵可使腎氣平和;用手從上、中、下三個方面拉耳廓。先用食指和拇指將耳上部向下壓、揉,再將耳中部向耳孔方向壓、揉,ABC后將耳下部向上提封住耳孔。反覆做三至五次。三、通肺氣法:中醫認為肺開竅于鼻,即按壓鼻樑可使肺氣宣開助減怒氣;其法是食指和拇指順鼻樑兩側,從上方鼻根部徐徐向下滑,盡量呼氣,反覆做五至十次以通肺氣。四、消脾氣法:脾氣開竅于口唇,用左手或右手捂住口,向左右橫抹、撫摸,反覆做十次可消脾氣。五、緩心氣法:中醫認為心開竅于舌,舌為心之官,怒則肝氣生,心氣急,故攪舌(次數可據實情而定)有緩和心氣作用。
作者磚研宮廷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