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臺灣地溝油風波,引起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恐慌。本期講述地溝油對健康的危害,以及如何鑒別地溝油。
南宋吳自牧在《夢梁錄》中載:「蓋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在南宋時,食用油已是不可缺之物。據乾隆十二年(1747年)官修的《續文獻通考》中「實業考﹒油業」載,當時的食用油主要有棉籽(棉花籽榨油)、花生、芝麻、山茶、大茴香,以及大豆類等。食用油為人體提供了養分,但若食用不當,也會危害人體健康。地溝油便是如此。
地溝油,又稱餿水油、潲水油、垃圾油,多來自于城市下水道中的垃圾,可分為以下三類:一、將酒樓、飯店、賓館等的剩菜,或重用下水道中的油膩漂浮物,經過簡單加工再煉而成的油;二、將劣質的,甚至是有病或已死的豬肉、豬內臟、豬皮等,加工提煉而成的油;三、用于油炸食物的油,多次重複使用,稱「萬年油」。故地溝油中多含有鉛、鎘、汞(水銀)、錫等多種有害金屬元素,此外,其含有大量微生物、寄生蟲、多種細菌毒等,都會大量聚此繁殖;地溝油的油脂也會發生水解、氧化、聚合、酸度增稿等,產生許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質,會破壞人體的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等。
地溝油四大危害
地溝油嚴重危害人體的健康。一、消化不良:由于在地溝油的煉製過程中,動植物油已被污染,會發生酸敗、氧化和分解等化學變化,產生砷(即砒霜)等對人體嚴重有害的物質,若使用含砷量較大的「地溝油」,人體即會出現消化不良、頭痛、頭暈、失眠、乏力等癥狀。二、腸胃疾病:地溝油中含有大量的細菌、真菌等有害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一旦進入人體腸道,即會引起腹瀉、噁心、嘔吐等一系列腸胃疾病。三、強烈腹痛:因地溝油中混有大量的污水、垃圾、洗滌劑等,含鉛量嚴重超標,食用后會引起劇烈腹絞痛、貧血、中毒性肝病等癥狀。四、癌癥:地溝油中多含有黃麴霉素、苯并芘,這兩種致癌物質,人體內若是長期攝入過多,會導致胃癌、腸癌、腎癌,以及乳腺、卵巢、小腸等部位的癌變。
四招辨認地溝油
長期食用地溝油,其有毒的化學物質會嚴重侵害人體的腸、肝、腎臟等,輕則引發胃病、脂肪肝等,重則引起癌變,故外出就餐時,應選有衞生資格的餐館,若就餐后出現腹痛、噁心、嘔吐等類似「食錯東西」癥狀,務必及時就醫。
筆者總結出地溝油的「一看二聞三嘗四聽」鑒別法供讀者參考:一、看:的植物油靜置二十四小時后,呈透明狀,不混濁、無沉澱、無懸浮物,而地溝油或低品質的油,在生產過程中會混入鹼脂、蠟質等雜質,透明度會下降,有雜質。二、聞:滴一兩滴油在手掌上,雙手合攏摩擦,發熱時聞油的氣味,有臭味的則是地溝油,若有礦物油氣味的也不能食用。三、嘗:有異味的油則可能是「地溝油」,有酸味的油也是不合格的油,有焦苦味的油則已酸敗。四、聽:不合格的油在加熱時,由于油中摻有水分,會產生很大的油煙,也會有「劈啪」的爆油聲。
購買食用油后,宜放在家中陰涼乾燥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以防變質。
食用油存放時間過長,也會變質,故筆者建議ABC購買小容量的桶裝油,如可用深色的玻璃瓶儲存,更可延長食用油的保質時間。
作者磚研宮廷秘方
研究助理:文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