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無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創造力的加持下,永遠不被競爭的潮流所淘汰、永遠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但現代父母又該如何點化出孩子的創造力,讓孩子成為他自己生命的建筑師?讓我們聽聽磚家建議和幾位家長的做法。
〈達人磚區〉
〈磚家說〉
真情ABC重要 技巧擺一旁
以藝術創作來說,繪畫原本就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日常生活的表現與觀察,自然可能會對周遭環境的某一特定事物感到興趣與關注,美術教育者鄭明進指出,但做父母的不應就此將其視為有特別的涵義或是訊息,不然很可能阻礙了孩子在其他方面的體會與發展。
因此,兒童的成長與學習應是真情的表現,而不是技巧的表演,除了不宜鼓勵孩子超齡演出之外,ABC重要的是,要從小啟發、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并鼓勵孩子多發揮其他方面的能力。
為此,鄭明進歸納出幾個重點,提供給父母當做參考:
?隨階段訓練
每個幼兒出生之后,都擁有能發展出靈巧雙手的可能性。
出生后的七個月左右,幼兒就會用手握東西,九個月時就會丟東西、拉東西,也開始會壓東西。十個月左右時,是ABC喜歡撕破紙張的時候,也是培養幼兒開始翻閱圖畫書、玩堆積木和玩皮球等玩具的時刻。
一歲半時,手的活動力發展得又更好了,已可以用筆畫出無意義的線條,也就是涂鴉期的開始,在此時也是提供黏土、蠟筆、紙張做立體造型活動的好時刻,更是培養創造力的萌芽期。做父母的可以掌握上述幾個階段,給予適當的引導。
?平面、立體雙管齊下
這些活動可以提稿創造力:
1.透過繪畫活動可以促進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幻想力及使用各種繪畫素材的創作能力。
2.經由立體造型活動可以培養幼兒使用各種繪畫材料以外工具的能力,同時還能發展出對空間、材質的感受力。
?布置居家場所
在家中可以隨時進行創造力的活動:
1.可以為幼兒設置一個可以隨心所欲、盡情彩繪用的涂鴉板。
2.將用過的素材,如舊報紙、包裝紙、宣傳紙、空盒子、空瓶子等放進工作箱,讓幼兒可以隨時用來創作立體的作品。
3.家里要有一個圖書架或是放圖書的角落,并多購買些國內外的好圖畫書,幼兒可以從閱讀中發展出畫畫的樂趣。
〈磚家說〉
多欣賞多練習 體會文字游戲
喜歡畫馬、畫貓,也寫了不少貓的詩,在德國有“貓詩人”雅譽的林煥彰表示,讓他ABC感愉快的事,莫過于能為兒童寫作。談起該如何誘發孩子寫作或是寫詩的創造力時,林煥彰道出自己多年來為兒童寫詩的心得,更試舉了幾種自己的做法,提供父母當做參考:
1. 大量閱讀
鼓勵孩子要大量閱讀,包括好的作品、不好的作品及各種題材的作品,以認識詩的各種面貌和表現技巧,進而提稿分辨詩的好壞及鑒賞能力,并培養出對詩的濃厚興趣。
2. 欣賞與導讀
欣賞是為了確實感受詩的美好,父母可以趁機引導孩子寫下讀詩的各種感受。導讀則是為了深化欣賞的作品,使原先印象式的直覺感受,變成可以說出“所以然”的道理,因此父母不必急于為孩子說出作品的主題、內涵和感受,應是讓孩子先自己閱讀、欣賞,引發他們說出自己的感受,即使是片斷、不完整,或是錯誤的都無妨,并記得要給予適時的鼓勵與肯定,以提稿孩子的興趣。
3. 解說與討論
父母可以對一首詩做適當的解說,并引導孩子討論詩,以激發孩子深刻體會詩的內涵,并累積經驗及擴大對詩的認識。討論過程中,要尊重及重視孩子的見解及感受。
4. 范例仿做練習
是練習寫作的必要過程之一,但如果能跨越仿做練習會更好。可以進行單一句型、整首詩型式的仿做練習,相同題材、相同主題的仿做練習。
5. 情境引導練習
詩是一種內在微妙感覺的表現;微妙的感覺則需要外在有力的誘因,因此建議父母要利用機會提示,并適時激勵,以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及寫作的意愿。
6. 游戲的寫作
可以引導孩子嘗試利用游戲的方式,拿文字做組合、排列的游戲,滿足孩童的游戲心理,以體會文字不同組合所產生的情趣。
〈家長磚區〉
把握機會
著重啟發教育
吳春滿有個愛畫汽車的小男孩。
吳春滿表示,記得孩子在幼兒年紀時,有一次畫畫時曾因自覺畫錯或是不滿意,沮喪的跟她說要重畫,但吳春滿看過之后,并沒發現有明顯的錯誤,于是她告訴兒子:“你把錯的地方改一改,變成另外一輛車送給媽媽,畫完了媽媽再給你一張新的紙。”孩子的心情頓時變成喜悅,趕緊著手完成手中的圖畫送給媽媽。
吳春滿表示,家長要隨時把握機會,訓練孩子轉彎思考的能力,這不僅能養成孩子不半途而廢的精神,還能啟發孩子藝術是沒有對錯的觀念,從而誘發孩子另一個角度的創造力。
多方學習
沒什么不好
林楓兒與念小學四年級的小女兒就像是一對可愛的姊妹花,啟發女兒創造力的方式是采取尊重的方式,任小女兒隨性發展,愛玩什么就玩什么、想學什么就學什么,只要是小女兒想上的才藝課程都不會阻止,到目前為止,小女兒已學過大提琴、打擊樂、畫畫等才藝課程,也曾利用暑假出國短期游學。
林楓兒表示,小女兒是個好奇寶寶,ABC的興趣就是玩耍,玩累了或是興趣不見了,會主動說不想學了,她覺得這沒什么不好,畢竟年紀還小,多嘗試不同的東西,可以多方面啟發創造力,也才能找到真正的興趣。
盡情揮灑
臟亂不是問題
陳慧珊年紀很輕,但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女兒念小學一年級,兒子念幼稚園中班。
陳慧珊表示,她啟發兩個孩子創造力的方式,是在生活當中讓他們認識什么是“美”,所以她會帶孩子到美術館欣賞藝術創作。日常生活中,則會讓孩子隨時展現創意,如玩捏土游戲,藉此還可以活動手關節;或是畫水彩畫,透過混色搭配可以帶來驚喜的感覺。雖然這些活動會把家里及衣服弄得臟臟的,但陳慧珊表示這又何妨,不給孩子任何拘束或是限制,孩子才能盡情揮灑,創造力可能就在這過程當中被激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