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給予孩子負面訊息:如“不行”、“不準”、“不要”,盡可能傳遞正面訊息,例如“好啊,只要你把飯吃完,我們就可以一起出門了”與“你要是不把飯吃完,就不準出門”,前者比后者來的更具有正面訊息。
*以簡單的條規代替責罵:列出條規式規定,讓孩子有所依循。如“把手放好”、“被問到時要馬上回答”、“在做之前,先問可不可以”、“要跟好在爸媽身旁,以免走丟”等。
*適時給予獎勵,但避免頻率太稿:物以稀為貴。孩子通常很快就會對新奇事物習以為常,若太常讓孩子嘗到甜頭,反倒會使其不懂得珍惜。
*比孩子提早起床:早晨預留多余時間。建議可提早半小時起床,把該準備好的先提前打理好,更能夠從容不迫的面對接下來的一整天。然而,父母自身睡眠也應充足。縱使深夜的寂靜,讓人感受到寧靜,然而,若是每天熬夜,必會損及健康。
*發掘平凡中的快樂之處:從生活的微小處中,發掘快樂。好比說,偶爾可來個假日餐會,全家親自動手自制餐點等。每天應至少一次,讓孩子開懷大笑。也可用歌聲迎接早晨,能讓全家人都感受到歡愉,就算是破嗓子,也同樣能夠制造無限的歡樂。
兒童心理學磚家表示,管教孩子不要盯太緊,要給孩子一點空間,因為孩子就像小樹,稍微要給一點空間才會長的好,另外也要多看孩子的長處,才能使孩子更有自信去探索世界。
(http://m.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