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輝,金門稿職的行政人員,金門縣婦女權益促進會總干事,利用課余投入婦女工作。邁入第7個年頭,唐麗輝沒有絲毫倦怠的容顏,長期的關注與投入,讓她在談到婦女關懷時,溫和的語調中有著堅定的意志,一股為婦女朋友設身處地、營造溫馨家園的意念。
2003年開始,婦女權益促進會將主力放在新移民女性的關懷,當問到有哪些關懷與服務的項目呢?唐麗輝打趣的說:“食衣住育樂全都包辦。”也就是這個信念,讓婦女權益促進會從辦理各項不同的新移民支持活動,到2007年磚為孩童開辦的“新移民婦女及單親弱勢家庭協同課后輔導”。
大陸簡體字與ㄅㄆㄇ不同
2001年,婦女權益促進會成立的那年,正好的是金門開放小三通的時刻。金門縣外籍配偶從原本以東南亞為主,漸漸的轉而以大陸配偶居多。
這群大陸媽媽生的孩子,現在正好是上幼稚園、小學的階段,然而,“本以為同文同種的大陸媽媽和我們語言相同,教養孩子應該比較不成問題,但一到孩子上小學問題卻一一的浮現了。”以上是很多學校老師的心聲。大陸學的是簡體字,用的是羅馬拼音,面對初上一年級的孩子學習ㄅㄆㄇ,幾乎是使不上力。
要脫貧靠讀書
唐麗輝說:“走入家庭,給予家庭支持,涉入越多越覺得新移民之子教育的重要。”
她表示,大部分的新移民家庭,不管是大陸配偶或是外籍配偶,大多都屬于M型社會中的貧困者,這些家庭的第二代在“先天不足,后天失調”的環境下(先天:父親的低社經地位;后天:父母無法給予孩子課業協助),極有可能也是弱勢中的弱勢,要脫貧只有靠讀書,但令人擔憂的是,這一群新移民之子,家庭卻不能給予足夠的課業輔導與協助。
協同課后輔導計劃
唐麗輝表示,“新移民婦女及單親弱勢家庭協同課后輔導”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醞釀出來的。在金門縣婦女權益促進會的爭取下,目前有12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補助的多元就業人員,進駐學校協助課后輔導。
唐麗輝指出,從兒童的行為,可以看到家庭的縮影,輔導孩子的當下更能了解新移民家庭的問題。12位多元就業方案的人員于非課輔期間,會進行社區關懷訪視新移民婦女,但不是每次都是那么順利的,輔導孩子反而成了了解家庭糾紛的另一個切入點。
他不笨 只是缺少輔導
“我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但付出的再多都是有限的,家人關心更重要。”李女士輔導金寧學區某校二年級的孩子,對這群受輔的孩子疼愛有加,更常出額外的數學題,讓孩子精熟學習,她發現有些孩子其實不笨,只是缺少輔導。
薛女士負責輔導金寧學區某校二年級的孩子,一位單親的小男孩讓她印象ABC深刻,因為印尼的媽媽已離開他們,讓小男孩顯得很沒有安全感,曾經表示過很想自殺。她用少苛責,多鼓勵的方式給予更多的關懷,慢慢建立其自信。
一個班級 70%為新移民之子
金城學區某校一年級10個學生中就有7人是新移民之子。輔導一、二年級的兩位多元就業人員,對孩子的用心讓學校教導組長老師好感動。她說:“低年級13位孩子中,就有5個是單親的孩子,愛心媽媽有點取代媽媽的角色。”外籍,單親,加上家暴,讓有些孩子回家后不僅學業上無人協助,生活常規也常出問題。
對于多元就業人員給予孩子生活與課業的輔導,學校多數給予極稿的評價,也表示“品德比學業重要,保育重于學業的指導。”肯定多元就業人員補了部分家庭無法給予的“愛的缺口”。◇
(http://m.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