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的青春期孩子不想把你當朋友。他們所需要的是你能成為他們可靠又負責的榜樣,值得他們尊敬。而不是穿著緊身牛仔褲或印有口號T恤的時髦人士。
2.不要與青少年辯論。如果他們想辯論,建議他們加入辯論俱樂部。如果你跟著青少年的邏輯走,你會口干舌燥,耳朵和神經都會受損。青少年需要了解不就是不。當你的孩子兩歲時是否經常說“不”?現在輪到你來說了,特別是當你的孩子想要從事的行為是危險的,或可能對他們未來的成績,社交或工作前景有負面影響時,一定要堅持說不。
3.不要為青春期孩子買車。如果你買了車,保證很快地這輛車就會遭到破壞。應該讓他們自己賺錢買車,或者出部份的錢。原因是“得之于易,失之于易”。容易到手的東西,往往比較不會珍惜。人往往對花大錢買的東西會比在廉價市場買的東西更加珍惜使用。況且,若孩子的駕駛安全知識不足的話,汽車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會更大。
4.鼓勵孩子參加體育運動,即使他們非常笨拙。在一些運動中,笨拙的孩子不會被排除在外。參加運動能發展孩子鍥而不舍的精神,并使他們愉快地成為團隊的一員。你也可以知道孩子課后在哪里,更好知道孩子的行蹤。
5.用良好的方法讓學校了解你。如果你被要求到學校進行講話,你的青春期孩子將會感到很自豪。如果你可以為學校烘烤糕點,盡可能做好吃一點。如果你不能做糕點,可以到商店內購買一些現成品。
6.你的孩子需要遵從家規,否則他們將變得懶散,他們的房間也會又臟又亂。一些良好的家規包括:不能在廚房以外吃東西﹔除非家中有成年人,否則不能帶外人回家﹔不能直呼家長名字,不能向家長提出無理建議等等。良好的家規可以培養孩子正向、積極的人生觀與規律的生活習慣。
7.讓他們去工作,除非他們的學業占據了所有時間。為什么?就像上一條所說,如果放任他們,他們將變得懶散。此外,家庭中還可能遇到困難時刻。 要穿好的、用好的都要花錢。任何鼓勵職業道德和家庭責任感的事都可以鼓勵孩子去嘗試。
8.了解孩子的朋友就是了解孩子。青少年都有隱私,家長的目標是揭開神秘的面紗。如果你想了解孩子在干什么,要先了解他們的朋友。對他們要和顏悅色,詢問時不要讓他們覺得在審問自己,在他們不覺察的情況下達到目的。
9.每天仔細觀察自己的孩子,留意他們外表,衛生習慣和情緒的變化等等,每天有意識地找話題跟孩子互動。
10.了解孩子是否闖禍。即使你覺得和他們關系良好,但他們還是可能因為太窘迫或怕你生氣和失望而不愿告訴你。“報喜不報憂”也是孩子可能犯的通病。在顧及孩子的尊嚴下,需要了解孩子闖了什么禍,作適當的處理。
11.當孩子已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時,可能又會犯下另一個錯誤。對此要有一個認知。記住:人類大腦直到25歲才發育好。
譯者按:艾倫曾經是有線電視獲獎節目“變化中的家庭”的主持人,同時也是3個孩子的母親,并在長達13年的時間內為孩子做法庭代表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