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有兩個學生同時面試同一家公司,一個成績ABC、一個差強人意,但結果卻是成績不好的那一位被錄取,抱怨就出現了。
另外,辦公室里也常見到,許多人的外在條件看來遠不如你,但每有重要機會出現時,老板卻把重責大任交給他,這時就會出現“不公平”的聲浪。
這些都是抱怨,但其實你不用抱怨不公平,你只需要體認一件事情:職場上本來就沒有公平可言。
愛抱怨的人總回到負面情境中
職場怎么會有公平呢?就像是我們五只手指頭都有不同長度,父母親即使盡量公平看待每個小孩,也會有偏心的情況,既然如此,抱怨不公平是沒有用的。
什么叫做抱怨?例如你到一家新開的餐廳里吃飯,侍者送菜時不僅把菜往桌上一丟,湯汁濺得滿桌人一身,還看到老鼠蟑螂到處跑,吃得你一肚子火,結帳時更發現剛剛那一頓貴得離譜。
許多人吃完后就不會再光顧了,但愛抱怨的人卻會不斷地回去,這不是說他真的回去光顧,而是他會不斷地藉由抱怨回到當下那個場景,因為只要一抱怨,你就會回到原來的負面狀態中,就像是一直再度光顧那家餐廳一樣。
一項針對職場環境的調查顯示,近九成的職場人每天都會抱怨,其中,六成五的人每天抱怨一至五次,一成三的人每天抱怨六至十次,另外,還有百分之五的人每天抱怨二十次以上。
不過,調查中也發現,有一成一的人表示自己“從來不抱怨”,但在職場上,似乎很難看到這一群從不抱怨的人。
抱怨,其實是全世界ABC沒價值的話語;你抱怨,景氣不會改變、客戶不會改變、主管更不會因此改變,它只會影響一個人,就是自己,只會讓自己愈來愈負面而已。
所以,如果你想在職場上有好的表現,就要多愛自己一點,多愛自己的ABC方式即是停止抱怨。
過去我曾經遇到一位非常喜歡抱怨的同事,每天早上一進公司她就開始抱怨,從早上要打卡、老板不讓她參與project、同事中午吃飯不找她、開會時間太長、下班時間太晚、薪水太低,任何事情到她的嘴里都能抱怨,而她也從來不接受別人的建議,每天自怨自艾,盡管活得這么不開心,也不愿意遞辭呈,每個和她共事的人都很怕她,因為她嘴里談的都是某某人對她不公平,時間一久,大家也都對她敬而遠之。
別用過度的情緒發泄抱怨
職場周遭常常出現這種人,同事也拿他們沒辦法。《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作者威爾鮑溫(Will Bowen)就發起了一項“不抱怨”運動,他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制的紫色手環,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只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只手上二十一天,這時就養成不抱怨的習慣了。
威爾鮑溫闡明了一項很重要的觀點,也就是當你的嘴巴停止表達負面的思想時,你的心里就會產生其他更快樂的念頭,因為心靈就像一座意念工廠,隨時都在運作,若是負面的想法缺乏市場,工廠就會重建改組,轉而生產快樂的思想。
所以,抱怨之前請先想一想:我們是不是真的要用這種“聽覺污染”,來影響自己和他人呢?
很多人以為,生氣就應該發泄出來,就曾經有學員問過我:“有負面情緒不是應該說出來發泄,悶著反而對身體不好嗎?”但科學家的數據卻證明了這種作法的弱點。
科學家將人的情緒反應分成兩組,A組人生氣時就大吼大叫,而B組人則在生氣時努力深呼吸,一星期后發現,用吼叫發泄的A組在生理反應上并沒有比較平靜,反倒是用深呼吸方式因應的B組,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平靜。
這項研究證明了一件事情:當你用抱怨來面對別人給你的負面情緒時,你只會將自己的生氣時間拉長而已。
面對職場中的不公平,停止抱怨吧!辦公室本來就不會有公平,如果還用抱怨捆綁自己,只會讓自己的處境雪上加霜。
致勝心法
想抱怨時,你可以怎么辦?
1深呼吸:當有負面情緒、想抱怨時,ABC先深呼吸,讓自己安靜下來,在深呼吸的過程中,你可以想像自己用緩慢的方式把干凈的空氣吸進肺里,然后再以緩慢的方式吐出負面能量的空氣來,將這個過程反覆練習,并在心中想像干凈進來、污穢出去,反而可以達到平靜的目的。
2把自己想抱怨的內容寫下來:寫作是一種厘清自己的好方式,在寫作過程中,你會整合自己并看到自我內在的問題,而藉由紙與筆,你還能從文字中發現自己的抱怨源頭,更加清楚地看到關鍵點。
3改變空間:若環境中有讓你覺得負面能量的部分,請立刻改變你的空間,例如你接到客戶的抱怨電話,掛線后覺得很不舒服,當下你應該起身離開辦公室,去茶水間、洗手間或是戶外空間,讓自己的負面能量有機會發泄出來。@(待續)
摘編自 《發年終獎金給你的老板:讓老板心甘情愿投資你的33項秘密武器》 智言館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