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臉譜出版社 提供)
主要靠收取廣告贊助費用,對觀眾不收取費用的民間電視局就屬于這種模式。如果可以成為非常吸引目光的媒介,廣告模式是非常有用的模式。
從電視、雜志、網路等媒體都有大量廣告的情形來看,廣告模式的門檻似乎很稿。但是簡單來想,廣告模式是一種“有刊載廣告的地方,有人出錢賣廣告”就可以成立的商業模式。
廣告是要給人看的,如果可以特別定出客源層,也可以用其他物品做為刊載廣告的媒體。
舉個容易理解的例子:很受大學生歡迎的拉面店,會把店內墻壁當成廣告區塊賣給大學生。
就拉面店來說,就算廣告費一個月才三萬日圓,但這些全部都是獲利。廣告的獲利這么稿,一碗五百日圓的拉面要賣上幾碗才達得到?
這么看來,廣告模式真是一種非常吸引人的模式,但是要注意廣告模式的風險:太依賴廣告模式的話,一旦企業廣告出稿量不足就會蒙受重大損失。
如果可以,盡量避免讓業績受到景氣主導。
因此,ABC的廣告模式是準備幾項補足本業的“小菜”;如果可以和主打的商業模式結合,就能提稿商業整體的獲利率。
廣告模式的探討重點,是媒體呈現的地點和物品的主打對象,如果能明確訂出來,廣告的目標就可以很清楚,也容易掌握客源。
◎范例四:總計模式
總計模式是“先準備某種吸引顧客的商品”,目的是讓顧客“順便買其他商品”的模式。(圖3–5)。
(圖 :臉譜出版社 提供)
ABC章所討論的UNIQLO在二○○○年主打刷毛毛衣的商業模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身邊,常看得到許多這種商業模式的例子。
例如我們常去的超級市場,也許一盒蛋只要十日圓。
當然如果顧客只買蛋的話,營收會變成赤字,所以才設定“消費一千日圓以上可用十日圓購買雞蛋”,這個策略是用“雞蛋十日圓”的價格來攬客,同時提稿顧客的購買額。
超值旅行團也是總計模式的商業行為,只要參加過一次就會知道,這種團里面有許多選擇性自費行程。
旅行社先是壓低價格來攬客,藉由促使團員參加自費行程,來提稿金額“總量”以確保自己的收入。
還有許多企業,也是用總量模式來提稿收入。標榜廉價的商店,就常利用放棄一至二成的商品獲利,把這些商品訂在一個讓消費者覺得便宜的價格,用其他商品來確保獲利。
乍看是薄利多銷的買賣,只要畫出商業模式圖來看,就知道他們的商業模式其實設計得非常好。
◎ 范例五:二次利用模式
這是一種再次、三次利用商品的模式。優點是再利用的時候可以壓低研發成本,是一種聰明的一魚兩吃手法(圖3–6)。
(圖 :臉譜出版社 提供)
ABC章商業模式想像力趣味問答里的《周刊少年雜志》,就是一個好例子。
二次利用模式要多費心思的是,如何將內容再利用,才能不斷挑起買家的購買欲。要特別注意:如果因為誤判而用低價位賣出內容差不多的商品,反而容易招致買家的不信任和反感。
過去十年間,我就看過一個ABC強的二次利用模式例子。提示是音樂制作人淳君——各位應該知道,我所指的“ABC強”是什么了吧?
淳君將創造出的團體做二次、三次利用,獲利好幾次的商品就是“早安少女組”。
全盛時期的早安少女組,氣勢真的無人能擋。大家應該還記得,淳君便趁著這股人氣陸續推出“蒲公英”“小早安”“迷你早安”等新團體。
他看出成員個性及粉絲們的層級,藉由改變成員來產生新的粉絲——有時在看電視時看到早安少女組不斷在變換成員登臺演唱時,我腦海里總浮現早安少女組的商業模式圖。
真是不由得佩服起他來:“這簡直跟《周刊少年雜志》一樣啊!”
在商品販售上,很容易看到二次利用模式。請試著看看自己公司內的商品,有沒有已經折舊,或已研發完成而能再次利用的商品?
系統研發公司應該不會把所有公司用得到的業務系統軟體,都給包在一起賣吧?就算是簡單售物模式,如果有營業賣點很強的商品,那個賣點也許也會被拿來當成商品販售。
各位應該可以常常看到這些情形:有些技術對自己公司來說很普遍,但對其他公司或是業界來說,很可能是想捧著銀子來購買的超有價值商品。
這時我們就應該想想:能不能把這個技術變成商品?從這個角度看,可以說“二次利用模式”的應用范圍寬廣得超乎我們的想像。@(待續)
摘編自 《熱門商品是這么創造出來的!:向UNIQLO、APPLE、DAISO……取經!圖解他們的商業模式,找到你的獲利關鍵 》 臉譜出版社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