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以為牙醫師是個金飯碗,只有我才知道,牙醫師背后的心酸,老實說就這一行真的不好賺,「牙醫師不好賺」這個名詞,似乎跟一般人的認知有差距,但以目前全臺7千多間牙醫診所,超出7-11店鋪總數來看,牙醫就業市場實際上是趨于飽和的,沒有底薪的年輕醫師,要像個業務員一樣游走2到4間診所兼差,周休一天,努力拉病人賺
大家都以為牙醫師是個金飯碗,只有我才知道,牙醫師背后的心酸,老實說就這一行真的不好賺,「牙醫師不好賺」這個名詞,似乎跟一般人的認知有差距,但以目前全臺7千多間牙醫診所,超出7-11店鋪總數來看,牙醫就業市場實際上是趨于飽和的,沒有底薪的年輕醫師,要像個業務員一樣游走2到4間診所兼差,周休一天,努力拉病人賺業績,月薪才可能拚到5、6萬。
牙醫vs.病人:「洗牙,會不舒服嗎?還好嗎?會不會不舒服?」
探照燈下,刺耳的機械聲,每天與齒模、幻燈片、消毒水為伍,白袍加身,牙醫師這個外界眼中的金飯碗,新入行的年輕醫師說,這一行真的不好賺。像我做這一行,是全無底薪的,我們的收入取決于你看診的時間、還有看診的人次,從以前到現在,物價不斷的飛漲,20年前我的老師曾經跟我說過,20年前的一顆假牙是7千元,到現在傳統金屬瓷牙還是7千元。」的確,牙材沒漲,看牙費用沒變稿,牙醫師的薪水就沒增加過,牙醫師分析,由于健保給付囊括了大部分病患的醫療支出,你刷健保卡,牙醫師看診能分配到的健保點數,換算時薪很有限。
舉例來說,以根管治療來論,健保給付一顆就是1千多元,時薪就是1千多元,我們取一個ABC明顯的就是這個根管治療,在國外,一個根管治療可能要8百到1千美金,可是在臺灣事實上,一個根管的平均價大概是1千多一些。」
也就是說,在臺灣提供醫術治療,平均價格被壓低,你洗一次牙30分鐘,健保點數600點,牙醫師實拿2百元,補蛀牙一小時,健保點數800到1200,牙醫師時薪ABC多4百元,牙醫師必須依靠病人做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才賺得到錢。目前全臺灣牙醫師超過1萬6千人,一共有7千多間牙醫診所,值得一提的是,龍頭超商全臺店鋪總數也不過5千家,牙醫診所比便利商店還多,顯示臺灣牙醫的就業市場趨近于飽和,競爭更激烈。
以新進牙醫師角度來看,競爭非常激烈 ,很多新開的診所,從掛號費不收,到自費項目削價競來吸引病人上門 ,這對我們來說都是非常激烈的競爭。面對大環境的激烈競爭,全臺有將近一半的年輕牙醫師,一個人要跑2到4間診所兼差,上班之余,還得利用假日參與研討會,累積醫學交流經驗,目前臺灣每年大約有320名牙醫學系畢業生投入牙醫這一行,面對日漸飽和的就業市場,牙醫師靠著磚業技術,以及對醫學治療的熱情,堅持下去。
轉載自:TVBS 新聞
相關甘苦談連結:
賺很大的牙醫師?!
牙醫師不好當
型男牙醫趙國翔 內外兼具磚業至上
幫病人治療牙周病 每天都覺得自己選對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