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互相配合
從中醫角度看,人體的五臟健康跟皮膚的保養息息相關,特別是肺和脾臟。脾臟主要負責「物流」,把氣血之物運送到肺部,而肺部就是過濾和轉發站,負責把廢物排走,同時把營養物散發到皮膚、毛孔和其他身體部位。而心和肝臟都是人體的交通督導員——心臟促動血氣流通,肝臟則疏導體內毒素,而腎臟的精氣則有助新陳代謝的調節。各「部門」要緊守崗位、互相協調,才可令體內的氣血暢順地運行,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排走體內囤積的廢物,皮膚就自然紅潤光澤,具彈性和少皺紋了。
中醫特別會利用針灸來達到益氣活血及平衡各臟腑的功能,醫師除了要對準有關美容的穴位下針外,再根據個人體質配合其他部位的穴位施針,如氣海穴和血海穴都是常被針刺的穴位,可加強氣血循環,養陰養血。如果是水腫體質的人士,我會再在三陰交穴位施針,加強排水功效,一般經三至五次治療后,便可達到抗皺和緊膚的作用。
針灸成效顯著
曾經有位約六十多歲的女士,深受失眠和腸胃毛病困擾,面容蒼老皺紋甚多。她來找我醫治,經十多次的針灸及中藥處方治療,解決了這兩個毛病,看起來精神了不少。然后有一次,她無心地跟我談起女士ABC愛的美容話題,告訴我她年輕時不用怎樣做護理,也得天獨厚地擁有白滑的皮膚,慨嘆現在歲月催人。
我摸一摸她的面,也發現她兩腮的鬆弛真的較嚴重,我所說的不單只是皮膚鬆弛,而是面部肌肉也鬆得向下垂。于是我解釋給她知道,她本體質屬脾虛,所謂「脾主內」,脾狀功能不佳會影響營養吸收轉化,因而加重鬆弛和下垂的問題;于是我建議她進行面部針灸,并在身體的足三里和太沖穴施針,然后處方一些健脾的中藥給她飲用。
她按建議一星期進行兩次針灸療程,亦乖乖地依吩咐服藥。大約四星期后,她稿興地告訴我,不下數次有朋友說她樣子年輕了,問她是不是做過什么醫學療程,她笑著回答朋友說:「是醫學,不過是中醫學!」看到她回復了應有的光采,我也替她稿興。
按摩事半功倍
此外,如果可以配合日常的面部按摩,以及調理的膳食,效果更可事半功倍。按摩可幫助加速血液循環,據說慈禧太后每早都會命人替她的面部按摩的呢!
飲食方面,芝麻、雪耳、紅棗和蜂蜜等,都是既便宜又具養顏功能的食物,多吃無妨。雖然到目前為止,長生不老仍然是天方夜譚,但是我都希望大家可以活得年輕,所謂「諸于外,形于內」。好好調理養好身體,再配合針對性治療,大家必能回復年輕美麗。
(文:姚怡超中醫師)
ab.Healthin.af.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