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小姐是我一位三十歲的「老」病人。她每年總有兩三次因為偏頭痛、傷風,或因為加班壓力太大引致緊張性胃炎來求醫。她是磚業人士,每次總會簡潔ABC地道出她的需要。
這次也不例外,她剛坐下來就急不及待,一邊拿出她的記事簿,一邊道出她這次想我開些暗瘡藥和需要一些皮膚護理的建議,還有其他問題如不能同時解決,愿意預約他日覆診時處理。
我留意到斯小姐以前求診時,臉上偶有幾粒暗瘡,但她從未覺得這是一個「問題」。這次暗瘡并沒有比平常嚴重,我便好奇地問她怎么突然覺得暗瘡變成問題。原來,她大半年后就要結婚了。她即時展示記事簿中寫得細緻詳盡的清單:
.設計邀請卡,安排鮮花,化妝建議,選裙子:妹妹
.回禮禮物,安排過大禮,聯絡女家親朋戚友:媽媽
.婚禮音樂和程序:爸爸
.預定蜜月旅行,選擇婚禮攝影攝錄:未婚夫
.瘦身,臉部美容:美容院
.暗瘡,婚前檢查:鍾醫生
噢!看來作為她的「家庭成員」,我被分派的項目倒是比我預計的少呢!
由單身進入一段婚姻關係,要面對的轉變和要預備的事項多不勝數;難怪大部分要步入婚姻階段的情侶都有種患得患失,既驚且喜的感覺。斯小姐的清單中除了婚前檢查一項,剩下的差不多全是為「婚禮」做的預備。其實,為「婚姻」所要預備的,肯定比預備一個「婚禮」有過之而無不及。
進入婚姻首先帶來角色的轉變。從此,新娘新郎除了是自己父母親的女兒/兒子外,亦是另一個人的妻子 / 丈夫,更是另一半父母的女兒/兒子。日常生活小至吃飯喝湯的先后次序,大至何時置業生兒育女,大家都各有不同的信念和期望。大家的成長和過去的經歷,導致各有不同的溝通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倘若相處初期對這些「不同」不敏感,甚至不聞不問,覺得「船到橋頭自然直」,到后期大家分歧白熱化時才處理,便困難得多了。
倘若家人原意是出于愛和關懷,卻因為表達方法不同而引起誤會,破壞了大家的關係,便更無辜了。幸好,現在有不少機構都有婚前輔導的課程,令情侶在結婚前更認識自己和另一半,可以及早找出婚姻可能面對的困難與問題,發現分歧時能用正面的方法溝通,找出雙方都可接受的解決方案,為將來的生活調節做準備。
婚前檢查重要
此外,在香港婚前檢查亦愈來愈普及了,私家醫療機構和家計會都有一些婚前檢查的套餐,這些檢查針對檢驗男女雙方是否有一些可以影響孕婦或傳給未來胎兒的隱疾,其中大概可以分為「遺傳性」的和「感染性」的。「地中海貧血癥」和「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簡稱G6PD缺乏癥或蠶豆癥)就是屬于前者了。而乙型肝炎帶菌者,性病如愛滋病、梅毒、衣原體等就屬于后者了。
此外,檢查女性的血型和「類猴型」Rh(D)因子亦是套餐中的「例牌」。因為帶有Rh(D)負因子的女士,若懷有Rh(D)正因子的胎兒,胎兒有機會出溶血性貧血,危及胎兒性命。套餐檢查中有些亦包括某些不育的檢驗,如男性精液化驗。
要留意單單檢驗精液,并不是全面的不育檢查,不過斯小姐才剛剛三十歲,年紀尚輕,經期正常,她與未婚夫都沒有來自長輩們的添丁壓力,兩小口子希望可以順其自然,所以在現階段大可不必花費額外的金錢去多做檢查。
接種預防疫苗
至于預防疾病方面,一般套餐會檢驗女性是否已有德國痳疹抗體,如女士未有德國痳疹抗體又適合打預防疫苗,醫生則會建議女性在未打算或未有機會懷孕ABC少兩個月前先打預防針,預防母體感染德國痳疹后影響胎兒發育。此外,衞生署建議二十五至六十四歲有性行為的女士定期做子宮頸細胞檢查,即柏氏抹片檢查,以預防子宮頸癌。未有性行為的女士亦可以考慮在有性行為前六個月接種一共三針的子宮頸癌疫苗。不過,接種疫苗并不能代替子宮頸細胞檢查。
雖然斯小姐并不肥胖,但在診癥畢,我還得問問斯小姐有否服用減肥產品。果然她正服用一些非處方的減肥藥!我請她下次把減肥藥帶來,并計劃在往后的幾次覆診為她處理好體重、選擇避孕方式和減輕壓力的問題。
婚姻是人生一個重要的轉捩點。讓每位「家庭成員」一起幫助準新人預備健康的身心去迎接人生的另一頁,向美滿的婚姻邁步吧!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ab.香港cfp.ac.香港
撰文︰鍾思博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