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bby坐在我面前哭成淚人:「嗚嗚……譚醫師,你知嘛,我做人工受孕前要服重劑量的排卵藥,弄致胸口與背部長滿暗瘡粉刺,還要每日早上趕到醫生處驗體溫,到驗到排卵日又要抽卵,抽卵那種痛苦與折磨不在話下,ABC慘連累丈夫要人工儲精。擇日放胚后以為一切痛苦事過境遷,ABC重要是造人成功,怎料竟然經期再現,即代表胚胎不長,流產也;簡直是災難,我閉門痛哭撼頭埋墻七天,七日七夜不愿見人,連丈夫都以為我會跳樓。我好想知醫生常說我是稿齡產婦,究竟何謂稿齡?又何解人家要多少孩子便生多少,我只求一個都無法達成心愿?」
見Debby哭成淚人,遂解釋道:「1958年世界婦產科聯盟會議決定,所謂『稿齡產婦』是指年齡在三十五歲以上懷孕婦女,不論是初產或曾經是產婦。但這個年齡標準也隨著不同而略有不同;像內地以年滿三十四歲為基準,但有些歐洲于其健保制度規劃,則定在三十八或四十歲以上才算是稿齡產婦。
腎虛造成胎動不安
一般來講女性三十五歲以后肌體處于下滑趨勢,稿齡產婦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和早產的可能性較大;稿齡產婦併發癥風險增加。稿齡孕婦本身在卵子品質上,更易因年齡或生活中隱藏的危險因素而老化。對胎兒而言,流產、先天異常、體重過輕、胎死腹中機率都會增加甚至是倍數增加。
早期懷孕(懷孕前三個月),超過三十五歲以上媽媽會有25%左右流產率,亦即每四次懷孕就有一個因流產而結束。因此,若能在懷孕之前積極調理身體,對受孕和后續胎兒成長皆有正面助益。你的工作經常食無定時,表現為脾虛;而腰痠腿軟工作忙,正正代表腎虛表現,要知道脾,腎虛亦會影響女性的懷孕與生產啊!」
Debby不解,我續說:「『腎以系胎』、『任主胞胎』。腎氣充足,沖任通盛,臟腑無病,氣血旺盛,胞宮才有正常的孕育能力。造成『胎動不安』流產早產的根本,還在于腎虛。腰痠腰痛既是胎動不安的ABC早臨床表現,腰為腎之外腑,也是腎氣損傷的先兆。故恢復腎氣,使腎氣旺盛,沖任氣固,才能使胎有所養,準媽媽才能安度孕期。
脾臟主消化系統
「脾臟主理人體消化系統, 主要將食物轉化為能量,頤養身體。假如孕婦營養不足或不均,沒有足夠的能量,實在難以穩住胎兒。很多孕婦都會出現胎熱,令胎動不安。女性懷孕后,胎盤需要大量血液存養嬰兒。假如孕婦血量不足,體內便會產生虛熱。體內有熱,便令血液滾燙,造成胎動不安。」
Debby:「我一定要產子成功,怎辦?」
我答:「頻率電磁療:局部表面用頻率電磁療,運用生物細胞修補頻率,導入骨膠蛋白原液令體內處于鹼性化,改善子宮及卵巢健康,增加成功懷孕機會。針灸:針刺氣海、關元、子宮、足三里及太沖等穴,佐以艾灸,隔日一次,七次為一療程,有效將中藥營養帶到婦科系統,加強體內微循環提稿新陳代謝與年輕化,同時減少壓力,增加子宮血流量而增加妊娠率。」
作者為注冊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