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吃韭菜ABC的時候!本文詳述韭菜的好處。
元朝時,蒙古統治集團喜歡豪宴,因此特別重視食療養生,元世祖忽必烈設置執掌飲膳的太醫四人,磚門負責皇上和后宮的飲食調理,著名的《飲膳正要》作者忽思慧便任此職。據史書記載,元仁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1285年至1320年),在新疆打敗了沙俄侵略軍后回到大都,他由于連年在外征戰、操勞過度,導致腎氣虧虛,患上了陽痿癥。忽思慧根據元仁宗的情況,精心配製了韭菜羊腎粥(該粥詳情請翻閱本欄去年《溥儀陽痿──補腎秘方》篇。
元仁宗堅持每天早上都飲用該粥,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他的病就痊癒了,并且不久又使王妃懷了孕,仁宗稿興之余,還讓忽思慧將此粥列為宮廷御膳,可見韭菜的壯陽功效十分明顯,難怪古人將其稱為「起陽草」,現代人則將其視為「偉哥」。
四大作用
韭菜又名起陽草、壯陽草等,在中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史。古人因見其再生力極強,可一茬接一茬供人們享用,故又稱其為懶人菜、久菜。據中國古代醫書《本草拾遺》載:「韭溫中下氣,補虛、調和臟腑,令人能食、益陽。」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韭菜中富含蛋白質、鈣、磷、鐵、胡蘿蔔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抗壞血酸等營養成分。韭菜主要有以下作用:
一、減肥和預防腸癌:每一百克韭菜中含有一點五克纖維素,可以有效地促進腸壁蠕動,使食物較快地向下推進,從而阻止過多的營養物質和膽固醇被腸道吸收,并使大便暢通,排出有毒有害的物質。另外,韭菜中含有的纖維素、揮發油和硫化物,具有降血脂作用。因此,經常進食韭菜可收到降血脂、防肥胖和防腸癌的效果。
二、壯陽補腎:中醫認為,韭菜具有補腎壯陽作用,可用以輔助治療男子體弱性功能減退或陽痿不舉等。這也是學佛之人戒吃韭菜的原因,他們擔心韭菜會助長淫慾而破戒。
三、活血化瘀:由于韭菜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效能,因此可以用來治療除了骨折、皮膚破損出血以外的輕傷。其方是:韭菜45克,切碎,在50度米酒中浸泡半小時后,用韭菜來外搽患處,即可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
四、治誤吞鐵釘或小的硬物:凡誤吞鐵釘或小的硬物,為防損傷胃腸,可急用韭菜一大把,洗凈不切,以食用植物油急炒半熟,待溫略嚼幾下即咽下。韭菜纖維在胃腸內會將異物纏繞,并會促進腸的安全蠕動,次日異物就可隨糞便排出。這是民間常用方法,筆者曾將此法給親朋,均見效。但筆者認為,不能依賴此法,只宜在緊急和無其他較好之辦法下才試用,因ABC正確是即到醫院急診為宜。
食用禁忌
韭菜是四季常綠菜,民間有「春食則香,夏食則臭」說法。從中醫四季養生觀念來說,春季宜養陽,中醫認為韭菜是養陽佳蔬良藥,因此男人春天常吃韭菜可起壯陽固精、滋補肝腎功效,對早洩、遺精、腰膝痠軟冷痛等癥有一定功效。雖說春天多吃韭菜有益健康,但有些人應禁食,如患溫熱癥、陰虛火旺、胃潰瘍出血、消化不良、肺結核咳血、鼻出血、痔瘡出血等患者不宜。
韭菜不可與菠菜同食,二者同食有滑腸作用,易引起腹瀉;也不可與蜂蜜同食,同食易引起心痛;韭菜與牛肉同食,會令人發熱動火并易引發牙齦炎癥。此外,由于韭菜是溫熱性,故酒后不宜食用。除了元仁宗之外,東漢光武帝劉秀曾靠韭菜活命。在西漢末年,他遭到王莽追殺,逃入山中,沒有糧食,只能以山坡上的韭菜為食。
作者磚研宮廷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