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在茶餐廳吃飯的時候,電視剛好報道稿永文局長的訪問。局長正在說明在新政策底下,漂牙屬于受規範的治療,必須由注冊牙醫執行。坐我后面的太太立時便有反應:「漂牙咋喎,使唔使呀?」
在醫生的立場,我同意此項決定,但社會大眾可能仍有所疑問,「使唔使呀?」或許鋪天蓋地的廣告令大家都以為漂牙非常簡單,尤其是當市場上出現了琳瑯滿目的漂牙產品,更令大家相信這就是事實,好像就與在家敷面膜沒大分別。但其實漂白劑始終是化學品,若使用不當就會出現問題。所以若在使用時有醫生的從旁監督,成效才會事半功倍。至于在市場上隨處可買的漂牙產品雖與磚業使用的成分相似,但為了可以成為非處方產品,濃度上稀釋了很多,因此效果只能大打折扣,成效較為輕微。
漂牙的好處大家都熟悉:快捷、簡單、美觀,但它的副作用大家又了解多少?漂白劑的主要有效成分為過氧化物,有很強的氧化作用,就是這個功能被應用在漂牙之上。同時,這個特性亦容易對牙肉造成傷害,可能會引起發炎反應。而且若濃度控制不當,亦可能造成嚴重的牙齒敏感,屆時一張口說話便又痹又痛得要立即閉口,即使擁有一口潔白的貝齒別人亦難以欣賞。
未必太多人知道,其實漂白并非人人適合。醫生需要考慮牙齒顏色的狀況,以及病人身體的因素。例如因為撞傷而造成的牙齒變色可能須先接受杜牙根治療;而因兒時服用過四環素而造成的變色只靠漂牙未必可改善情況,不少需配合其他療程。而孕婦或處于哺乳期的婦女、牙周病未受控制的人士、琺瑯質或象牙質發育不全、氟斑牙患者等等,都不太適合進行漂牙療程。曾經聽說過有一個例子,有位牙周病病人自行使用了牙齒漂白劑,使用后牙肉發炎得更厲害,牙齒亦敏感得幾乎不能進食,ABC后需找牙醫求助。總而言之,只要在醫生的監測下進行,不管激光、藍光、家居漂白都可以安全又有效。
文:張嘉熙牙科醫生
作者為注冊牙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