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怡伶 圖/王創(chuàng)緯
Trust is like an eraser, it gets smaller after every mistake. (信任就像橡皮擦,每犯一次錯,就少掉一點。)
這是設計師王艾莉創(chuàng)立的「設計福利社」今年推出「信任橡皮擦」想傳達的理念。王艾莉的設計作品總是帶點小哲理,讓人會心一笑,又發(fā)人深省。
作為近年來活躍于媒體的新銳設計師,王艾莉有張漂亮的履歷表:英國倫敦zhongyang圣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產(chǎn)品設計學士、英國皇家藝術學院互動設計碩士。畢業(yè)時,她因為優(yōu)異成績獲得英國康蘭集團獎金(Conran Foundation Award),也因此受邀參加米蘭家具展(Milan Furniture Fair)的衛(wèi)星展。另外引人矚目的,當然也包括她的家世 王艾莉是賀眾企業(yè)總經(jīng)理王志耀的大千金。
不過,王艾莉令人印象深刻的理由,倒不是因為這些紀錄,而是她這幾年積極發(fā)揮影響力,靠自己的力量,為臺灣的設計環(huán)境帶來了一些改變。
採訪王艾莉時,發(fā)現(xiàn)她不是嬌滴滴的富家女個性,一直留著俐落短髮,講話直接、爽朗還帶點大喇喇的她,反倒很男孩子氣。說起當初踏進設計界的軌跡,更是讓人跌破眼鏡。
畢業(yè)?失業(yè) 與其抱怨,不如創(chuàng)造一些不同
2008年畢業(yè)后,王艾莉原本只想回臺灣過暑假,沒想到遇到全球金融風暴,她知道即便是名校畢業(yè),在英國還是找不到工作。既然「畢業(yè)即失業(yè)」,王艾莉索性就留在臺灣。
對照倫敦這個設計發(fā)達的城市,每5人就有1人在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工作,當時王艾莉眼中的臺灣,設計環(huán)境只能用「貧瘠」兩字來形容,她理所當然覺得「眼里的一切都很爛」,也因此有些憤世嫉俗,王艾莉為24歲的自己乾脆地下了個「恨」的形容詞注解。
直到她在一次演講會里遇到了肯夢(AVEDA)創(chuàng)辦人朱平,在大吐苦水后,朱平給了她一句話: If you don t like it, then change it! (如果不喜歡,那就去改變!)
與其不斷抱怨「爛」,王艾莉開始思考,是否可以從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中,來創(chuàng)造一些不同。
首先,她認為一個設計師應該與世界同步,但她卻發(fā)現(xiàn),有些國外設計的相關訊息,在臺灣卻不容易看到。因此,她把多年來蒐集國外資料的習慣,改為每天寫在自己的部落格與Facebook上。現(xiàn)在,她每天吃早餐時會瀏覽數(shù)十個設計相關網(wǎng)站,固定選出一個作品或一篇文章跟網(wǎng)友分享。
【全文未完,完整內(nèi)容請見《Cheers》155期,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0957】
【本文由Cheers雜誌授權報導,未經(jīng)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江振誠:當你認為自己在吃苦,就代表你已經(jīng)沒有passion
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1872
張孝全:喜歡就去做,既然要做,就好好做
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4676
黃國倫:態(tài)度,是決定人生境遇的關鍵
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2011
林志玲:做自己,別人才會接受你
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0999
哪些特質(zhì)的人容易失敗?5個盲點不可不知
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3400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Cheers雜誌網(wǎng)站》。http://www.cheers.com.tw/
※本文由Cheers雜誌授權報導,未經(jīng)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