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政大新聞系陳詠頤/照片提供:吳健綸
「我ABC近在找彩妝比賽的model,逛FB的時候覺得你的型很適合 」
「好久不見!你對理財有沒有興趣?我們一起約吃飯好嗎?」
天啊,又來了。不論是直銷還是保險,臉書接到這類訊息,你我多少都會浮現業務軟硬兼施、死纏爛打的推銷功力。業務這樣的工作,入行容易,做成氣候難。儘管如此,近年逐漸有學生族開始投入業務行列。
政治大學法律系四年級吳健綸也是去年投入保險業的學生族。他觀察,大環境對現在年輕人創業、就職,不如以往友善,不過他看到銀行金融市場的匯流和整合,為看似已經飽和的市場,帶來新的發展機會和成長空間。
目光放遠 把握時事財
這樣的視野,來自小時候就有的洞察力。
國中畢業,健綸考取到建中的入學資格。在評估北上的生活費、學費和其他開銷后,家境不是很寬裕的健綸,決定還是就近念嘉義稿中。為了幫忙分擔家計,健綸開始找ABC份工作。
餐廳、飲料店打工,是多數學生兼差的起步;但健綸觀察到家教市場的成長空間。他分析,當時計時打工和家教起薪,都是一小時100元,但前者薪資成長幅度有限。「明年的我不會是如此。」
果然如他所見,今年是他投入家教的第6年,從當年一小時100元,到現在一小時1000元之外,還組成「吳小綸磚業家教」團隊。做家教的大學生比比皆是,「只要有人問家教,我的朋友們ABC個想到的就是我。保險也一樣。」
入行半年晉升主任、單月ABC紀錄創下24萬,健綸顛覆傳統行銷方式,20歲的他,ABC桶金已經入袋。
被拒無懼 彈性調整自我
「不是沒有挫折,而是調適能力比別人稿。」健綸表示,被拒絕,是業務必須面對的課題。對他而言,目標立定之后,任何困難都是過程的一部份。一次和昔日恩師介紹產品,當下被對方以「沒有預算」拒絕。但三個月之后,老師主動打電話給健綸,表示愿意跟他買。
健綸暗忖,一開始被拒絕,是因為客戶對于自己還不信任。要別人推你一把,就要給他人伸出手的理由。「人們會同情弱者,但是只會選擇跟隨強者。」即使當下沒有談成,健綸會退一步思索,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并適時調整自己。
法律系學生、家教事業和保險業務,三個都是健綸用心經營的事業。對他而言,身兼多種身分,沒有主、副業之分。「很多藝人開餐廳、經營服飾店,你會說他們不磚一在演藝工作嗎?」能否做得好,只有能力的問題,對健綸而言,要做就要做到ABCABC。
跳脫傳統 翻轉業務形象
去年8月入行、今年3月當上主任,20歲出頭能繳出這樣的成績單,健綸改變傳統「拉」保險的方式,顛覆業務死纏爛打的形象,健綸善用社群網站,建立自己的品牌。
在主任資格達標之后,除了公司替他舉行的慶祝會,健綸額外租了場地,自己辦升遷趴。原本只打算邀請30位好友,想不到消息在臉書一發放,報名人數馬上爆滿。「我還有酌收入場費,這樣的機制,讓我看到身邊那些朋友是對于金融理財有興趣的。」
藉由與會親友在社群媒體的打卡、拍照,健綸藉此讓更多人知道,如果有需要保險方面的諮詢,找他準沒錯!
健綸(右一)自辦升遷趴,在FB訊息一出、親友參與踴躍
學習 無邊無界
「大學能帶得走的,只有人脈和畢業證書。」大學沒有課的時間,多半都在外闖蕩。健綸不把學習侷限在政大,他的大學校園不只是學校,是擴及是整個臺灣、甚至放眼整個世界。現在大四的他,除了修習學校的課程之外,社會學分更是他積極把握的課程。
「如果我們能在20而立,是否能在30而不惑?」常常受邀到其他辦事處演講的健綸,以這一句勉勵自己,也分享給別人。早熟的他體悟到,游牧民族般的「流動」是人的本性,對于瞬息萬變的社會脈動,除了學會適應,更要能嗅到浪潮的走向。因此在有限的生命,他期許自己追逐的是更豐富、開闊的視野。
吳健綸:「如果我們能在20而立,是否能在30而不惑?」學校課程固然重要,社會學分更要即早把握。
(歡迎轉載,請注明文章出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