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辦公室生活的你,也許無法想像及理解,在我們每日熟悉的小小隔間之外、之外,在擁擠的大都市之外,在那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有許多年輕人懷抱著夢想、理念、熱情及勇氣,做著他們認為「這樣很好」的工作。這個好不是以收入的多寡、權勢的重量、事情的難易來衡量,而是以能否滿足他身而為人的價值來評斷。
圖文/特約記者林芝宇
嘉義的巷弄里有一間小小的木造老屋,門口掛著「小農福利社」的牌子,這里是三小市集的食育基地。一個充滿書卷氣息笑咪咪的小女生靠過來,跟我們介紹農產品背后的故事,聽她聊起每個小農好像都很熟,不是昨天才剛見面就是去過田里拜訪。她是蘇暐婷,三小市集工作隊的一員,多功能小推手,包辦活動企劃、出餐、商品介紹、舉辦講座、產地拜訪、主持、文宣設計 等,跟她聊個幾句就能從身后抽出一本的書,觀察力驚人;活用店內的擺設,鋪布、打光、顏色襯托,和伙伴們共同構思「餐桌上的森林」運用食材原貌來美化餐桌,連客人起身準備離開都不忘追過去問餐點的滿意度,親切地招呼著。今年才從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畢業,剛出社會,就清楚的知道自己要走什么樣的路。
*多功能推手,什么都要自己來。蘇暐婷包辦活動企劃、出餐、商品介紹、舉辦講座、產地拜訪、主持、文宣設計。
暐婷大學時念成大的交通管理科學,同學畢業后大多進入中華電信、臺積電、公務員體系,擁有相對稿薪穩定的工作,她說現在這份工作自己很喜歡,但是家人有些反對,擔心她無法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親戚們保持懷疑的態度,同學們不理解也不想了解,只有朋友支持她,因為他們知道這是會讓自己快樂的事。
什么樣的體悟讓暐婷放棄當社會所謂的「人生勝利組」而選擇做自己快樂的事?
她曾留學英國兩個月,在社區營造的藝術產業里實習,在那里,她的眼界被打開,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人,包容彼此文化生活在一起,她發現那里的人也許口袋錢不多,卻非常有自信,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是在臺灣所沒有的震撼。
她曾到東海岸的阿美族部落,跟著獵人上山學習、聽著海浪聲席地而睡、野地里升營火 想起小時候看著外公外婆在山上採筍子、抓魚、摘野菜的日子 發現,身為人,ABC美好的部分全源自于大自然。
*身為人,ABC美好的部分全源自于大自然。
三小市集是云嘉地區的友善農學市集,關心食物的源頭,直接面對生產者,從產地到餐桌,每樣東西都知道是怎么來的,非常珍貴。當初暐婷一發現三小市集在嘉義新開了食育基地,馬上辭去前一份工作,全然投入友善土地的行列。採訪時,剛從產地拜訪回來的暐婷,開心的分享才忙完的大人和小孩「體驗一粒稻米的旅程」活動,她說,小孩來到大自然太興奮,面對容易失控的孩子,她要大家推舉一個代表出來做班長,發現小朋友玩自治游戲比大人管教還有效,大家磚心的聽農人分享稻米的成長故事、踩進泥巴水田拔雜草,發現原來雜草也可以是好吃的野菜,大自然就是這樣奇妙,充滿生命力。
蘇暐婷說,臺灣絕大部分的農田還是會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接觸三小市集的農友后,暐婷了解有了乾凈的土地才有乾凈的食物,直接生吃也不怕:原以為滋味苦澀的野菜尖瓣花嚐起來甜甜的,原來生吃山苦瓜有果香味,原來白蘿蔔會辣 身體的感官在與大自然同呼吸下一一被打開,暐婷認真的眼神透露著對農夫的崇拜,她說,多一個農友加入就多一塊土地被守護。感謝農友,他們的生活簡單辛苦,謙卑地面對大自然,這些得來不易的農產品,讓她每天的工作都沈浸在愛里,充滿幸福。
*和伙伴們共同構思「餐桌上的森林」,運用食材原貌來美化餐桌
*蘇暐婷:人生勝利組的路上會有苦,筑夢之路也會有很多苦,既然都要吃苦,那不如就選會讓自己快樂的事!
*一趟英國之旅,讓蘇暐婷打開了眼界,也改變了她對職涯的想法及規劃。
(歡迎轉載,請注明文章出處為)
*看更多【說工作】磚欄系列,了解別人怎么面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