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里總可聽到弟弟在向父母親撒嬌的聲音,三人開懷的笑聲,有時他也想出來和大家一起看電視一起聊天,但當他想到有那么多書要讀時就放棄了這個念頭,隨著功課日益加重,他待在房內的時間也隨著加長,終于他考上了人人稱羨的大學。他想他終于可以松口氣了,但陳爸爸并不知道他的想法,總以為他會想再繼續深造,而陳爸爸又甚少在家,所以當陳爸爸有空時就會和大兒子談關于繼續深造的事,大兒子雖不想再深造但卻不知該如何告訴父親,他不想看到父親失望的表情,也不知道該如何和父親溝通,所以他默默聽著父親幫他計劃的一切。
遍遍此時他在學校的功課遇到了瓶頸,大學的功課不再只是背或是多做練習就可以得稿分了,就這樣他ABC名的寶座拱手讓了人。他努力想再挽回他的位置,但結果始終令他失望,他突然覺得他對不起家人對他的期望,甚至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未來,因為他不想再深造也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什么,就這樣他在無任何預示之下,在房內的書桌前寫下遺書,然后吞下大量安眠藥自殺了。而陳爸爸在看完兒子的遺書后,只能傷心的說:“我以為他喜歡讀書,我以為我了解他,我以為我教了他很多知識及常識,可是萬萬沒想我竟忘了教他如何面對壓力及挫折”。
現代的父母親都認為小孩子只要書念的好就行了,其它的事情都不重要,也甚少去了解小孩的心理,更不常和小孩溝通聊天,要不就是因為忙于事業抽不出時間與小孩談心。但孩子要的不只是物質而已,對他們而言父母親的關愛才是他們所渴望的,不良的溝通往往是造成小孩走遍的重要原因,現代的父母親都自認自己是了解孩子的,但總是在遺憾發生時才后悔不已,若陳爸爸能多花一點時間關心大兒子,或許遺憾就不會發生了。
近來也常發現那些剛入社會的青少年都耐不了壓力,稍加一點壓力就不想工作了立即請辭。當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讓我們能了解到其實良好的心理教育更甚過學業的優勝,如果能雙管齊下那才是ABC良好的教育,也能避免很多悲劇的發生。@、
(http://m.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