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不久,便見分曉。客廳里那株常青藤長勢喜人,郁郁蔥蔥,青翠欲滴,宛如一道綠色的屏障;而廚房那株卻讓人生憐,細細的長藤上掛著幾片稀疏的葉子。
牧(教)師引導孩子們觀察比較后,將廚房那株移置客廳。每天孩子們同樣對它唱歌、獻愛心。真是大不一樣,長勢愈來愈盛。尋根問底:愛心的力量是巨大的。
我覺得這個故事很有意義,便講給學生聽。不料這下可熱鬧了,班里窗臺的花前總是人口ABC密集的地帶,一張張虔誠、純真的小臉,小嘴喃喃的獻著愛心,這構成了一幅幅動人的畫卷。連走廊里學校為迎接外來參觀而廢棄的草花也沐浴在他們濃濃的愛心之中,雖枯萎將死,幾日后竟然也變得生機盎然。進了教室,怎么也不能相信養什么都不開花的我,竟然被盛開的鮮花包圍著,那真是繁花似錦,生機勃勃。究其原因:愛心能起死回生。
悄然間,孩子們也變了,我不再為孩子們解惑答疑而勞累。瞧那一組組一對對,講得是那么細致耐心;作業的正確率越來越稿;你看他苦口婆心的勸說那兩個楞小子,很快彼此擊掌合好;一片祥和安寧,學習、紀律、衛生、勞動無一不在變。到底緣何:還是愛心,是孩子們的愛心筑就了我們這個安祥的大家庭。
善良聰明就應讓他們錦上添花。我將美國測謊磚家克里夫.巴克斯特1966年利用測謊儀開啟了一連串“植物特異功能”的研究講述給他們。瞧!一個個目不轉睛。走出當今科學的誤區:植物是有生命的,有感情、有思維、能識別。我又將達爾文進化論--人類是猴子變來之說的漏洞與孩子們討論。孩子們群情激昂,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有個孩子恍然大悟:對啊,現在的猴子怎么不能變成人了呢?
萬物皆有靈,萬物都是生命。孩子們有了惜物的意識,愛心愈來愈濃,沖破了僵化的固有科學框框,以的開放科學觀去認識世界,以開創的精神跨入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