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負面思考的思考陷阱
●發展正面的自我對話
●成為才能的偵測者
●建立實際的樂觀主義
負面思考的影響力
研究顯示,負面思考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自尊、感受與行為。當學生負面思考時,會感到心情低落、不快樂與沮喪。負面思考學生的表現會與他們的思考相符。舉例來說,一個覺得自己考不好的學生,多半不會花太多時間念書,上課也不會好好回答老師的問題,甚至會在考試中途放棄作答(或根本不參加考試)。另外一方面,愿意從正面角度思考考試的學生則比較愿意念書,愿意好好回答老師的問題,即使面對很難的考試也有毅力堅持下去。正如有個女孩告訴我的:“若是我負面思考的話,所有事情就為真的變得如我所想像的那么糟。現在我從比較正面的角度思考事情,就再也不會感到沮喪,而且結果也好多了。”
負面思考可能會形成惡性循環。一個覺得自己一定考不好的學生,勢必不會花時間念書,也不愿意好好回答問題,正因為如此,他的表現當然不可能很好。而這個結果將證實了他們的負面思考,因此在下次考試時,他們又將產生更為負面的想法。
學生負面思考的典型案例
學生常放任自己的思緒,有著無窮無盡的負面想法,而且不同學生與不同情況也會有些許差異。雖說這些負面思考的細節或有不同,但在我研究學生的經驗中,我發現它們有些共同點,詳情請見第 頁列出來的內容,以及這些負面思考如何對學生心理產生影響。
在許多種負面思考的模式中,只有少數幾種不會影響學生的感受,有時也不會對他們的行為造成影響。例如若有學生覺得自己一定會考壞,那么他很可能會因為考試而感到極度焦慮,因之不愿花時間念書,也不愿試著好好回答課堂上的問題。
學生常見的幾種負面思考:
注::前是思考基調,:后面是學生的想法
沒有足夠能力做好功課:今年科學課我肯定是死當了。這我來說真的太難了。
下次考試一定會考砸:下次數學小考我一定會考壞。
拿到爛成績時感到絕望:老師給我的成績竟然是“D”!我恨死這科了!天曉得我干嘛為了它難過。
認為犯錯或是失敗是世界末日:如果這次我考壞的話,就再也沒救了。如果我考砸了的話,我真不知道 該怎么辦。
拿到好成績卻仍負面思考:我知道這次我的成績還可以,那是因為我運氣好。不過下次我運氣可就沒那么好了。
今年肯定不能順利升級(或是某科、某項作業不及格等):我的天啊,作業多到根本就寫不完。這科我ABC無法過關。
無法掌控成功或失敗:無論我用不用功一點都不重要,反正我一定會失敗。
認清負面思考的陷阱
當學生腦海中涌現上面所列舉的負面想法時,他們將陷入普遍的思考陷阱。這里我將舉出幾種會降低學生自信心的負面思考。
摘自:《激勵孩子快樂學習》 新手父母出版提供@
(http://m.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