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兒童的新想法》(New Thinking About Children)的作者阿什莉?梅里曼(Ashley Merryman)和波?布朗森(Po Bronson)認為,父母過多贊揚孩子實際上會阻礙孩子成長,夸獎孩子要重方式,選適當的情境。
作者說,父母們以稱贊孩子聰明方式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已成為一種育兒趨勢,并且認為,這有助孩子取得成就。
但是,父母如果因為孩子完成一些輕而易舉或瑣碎小事就大加贊賞,會令孩子失去主動毅力。一些磚家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孩子不喜歡因剛完成一項簡單的任務而受夸獎。父母這樣做可能使孩子不再努力鉆研,不知道自己實際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美國加州斯坦福大學一項針對150名該校學生的研究顯示,受到過度贊揚的學生往往不愿承擔風險、不愿付出努力、缺乏自我激勵。
斯坦福大學卡羅爾?德韋克(Carol Dweck)教授的一項研究顯示,過早稱贊孩子聰明會影響他們,造成壓力因而表現較差。
一項以400名9歲學童作為研究對象的類似研究:在測試前告訴孩子:“你在這方面一定稿明”。結果,學生們所得分數比平時下降20%。
特別是一些聰明的女孩的成績下降更多,因為測試前的贊揚令孩子們感到壓力的負荷。
波?布朗森認為贊揚已成為現代育兒方法中的靈丹妙藥。因此建議,父母對孩子的贊賞應有一定限度、態度真誠,而且應更多地贊賞孩子的努力過程而非結果。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英國學者提出,凡事必獎與過多稱贊并不好。ABC近的一份報告稱,學校的獎勵制度——為好成績或好品性提供獎品包括貼紙、糖果甚至購物券,會讓孩子們覺得這是一種“賄賂”,因此大大降低學習熱情與意愿。
英國北約克郡哈羅蓋特格拉馬學院心理學系主任埃瑪?鄧莫爾(Emma Dunmore)說,孩子們更希望隨著時間的推進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而不是即刻稱贊和獎勵。
英國德比大學教育學講師西蒙?布朗希爾(Simon Brownhill)說,應當予以獎勵的是稿于通常預期的進步或成績。“獎賞應該付出努力才能獲得,”布朗希爾說,“我贊成獎勵,但必須是對進步的真誠認可。對小事獎勵或認可貶低了獎勵的概念?!?br> (http://m.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