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畫書的主題內容,不只是公主與神仙的故事,它也可以廣泛包含兒童成長所需要的多元文化題材,如文學、科學、生活、藝術、史地、生命教育等各類型。
《少年西拉雅》敘述西拉雅族、友情和動物保育的感人故事。(蘇振明提供)
圖畫書不等于教科書,透過圖畫書中的插畫與文字之美,兒童可以輕松的閱讀并獲得適齡的心靈成長,因此圖畫書又被稱為兒童的精神食糧。
(拓展訓練資料照)
選書宜適齡適性與均衡
隨著兒童年齡、性別、興趣與心智發展的不同,對圖畫書的喜好各有差異。據兒童教育與語文磚家調查指出,給不同心智、年齡的孩子看不同的書,是必要的考量。依年齡建議如下:
《編織的幸福》巧妙運用文學手法包裝傳產,回溯竹藝從興盛到落沒情景。(蘇振明提供)
2-4歲嬰幼兒
此階段是好奇又好動的探索期,若能提供邊閱讀邊操作的游戲書和無字圖畫書,書中圖形簡明又具象,將是給孩子成長的ABC恩物。
4-6歲幼兒
此時是自我概念發展的初階段,需要的是生活認知與心理成長的圖畫書,藉以引導孩子對自我的了解,進而促進與家人、住家及社區環境的良性發展。
6-9歲學童
國小中年級前的孩子,學習特質偏重主觀的自我中心概念發展,感情純真、想像力豐富,除了生活圖畫書外,宜增加文學性和科學性的圖畫書。
9-12歲學童
就讀國小中稿年級的孩子,學習特質逐漸從主觀的自我中心轉移至客觀的推理分析,喜歡探索自我與群我、人類與環境的公共關系,感興趣閱讀的主題包羅族群文化、歷史故事、自然科學、偉人傳記等相關圖畫書。
12-15歲國中生
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性別差異逐漸顯著,少男對于自然冒險、科學圖鑒、科技探索、推理小說與異國文化的相關圖書比較有興趣;少女則喜歡幻想文學、兩性議題與描寫學校生活的相關圖書。
《關仔嶺好辶日迌》描述關仔嶺美麗景觀與人文古跡。(蘇振明提供)
兒童讀物被視同知識的維他命,講究的是適齡、適性與均衡;偏食的兒童會造成營養不良,偏向閱讀的兒童也會造成心靈成長的不和諧。教師與家長如何為孩子選購適當的課外讀物,是值得學習的一門學問。
圖畫書運用與閱讀培養
幼兒教師 活用圖畫書方法
*規劃“幼兒圖書角”。透過購置與募集方式充實班級圖書角的圖書內容。
*結合語文或各科教學,培養兒童看書、討論書、應用書的基本態度和良好習性。
*配合教學單元主題,3至5本相關圖畫書。透過幼兒分組學習活動,培養閱讀、改編、表演等相關游戲活動。
*舉辦幼兒或親子“ABC受歡迎圖畫書”票選活動,調查受歡迎圖書的特質。邀請作家、職工代表到校與幼兒舉行角色對話與圖書交流活動。
《南瀛稻米香》透過祖孫對話,理出農夫從春耕到秋收的稻米生產過程。(蘇振明提供)
國小教師 圖畫書與延伸學習
*配合各科單元教學,或統整教學議題,相關圖畫書3至5本。透過語文、藝術與各科相關教學,培養學童閱讀圖畫書圖文賞析與延伸應用的基本知能。
*結合“藝術與人文”課程,鼓勵學生“自制圖畫書”,并辦理親子圖畫書評賞會。
*輔導學生發展圖畫書相關延伸學習活動,例如:寫信給圖畫書作家、尋訪書中場景、圖書名著改創與劇場表演等。
*師生共同規畫班級圖書館。邀請作家、插畫家及相關藝文人士舉行“圖畫書交流會”,每月定期辦理“每月新書”、“ABC受歡迎圖畫書”、“二手圖書交流會”的活動。
《膽小鬼放蜂炮》探索鹽水蜂炮文化價值及其所代表的吉祥與消災意義。(蘇振明提供)
家長導讀 讓孩子喜歡圖畫書
日本圖畫書磚家松居竹先生曾說:“要讓孩子一輩子愛讀書,請先讓孩子喜歡圖畫書。”家長除了為孩子提供適齡、適性與均衡的課外讀物,更應扮演陪讀與分享的角色。為孩子導讀圖畫書更應重視下列4個步驟:
*讓孩子自己閱讀,留下ABC印象。
*為孩子導讀,提供相關資訊。
*親友分享,各自表達閱讀心得與疑惑。
*延伸閱讀與學習,將閱讀心得融入生活并加以活用。
南瀛之美圖畫書 孩子文化地圖
臺灣古稱瀛洲,臺南縣因地處全島之南,雅稱“南瀛”。《南瀛之美圖畫書》是臺南縣兒童課外讀物公共出版品,秉持著“一草一木一分情,一鄉一鎮一圖書”的文化地圖概念,透過繪本形式,將各鄉鎮的人文歷史、民俗、古跡、物產特色等主題編寫成圖畫書,可視為臺南縣學童的鄉土教育課程自助餐,亦可藉著引導閱讀建構南瀛的文化地圖。
蘇振明編著《南瀛之美圖畫書導讀手冊》。(蘇振明提供)
收錄在《南瀛之美圖畫書》系列圖書代表:
《少年西拉雅》文?林滿秋 圖?張又然(蘇振明提供)
《編織的幸福》文?嚴淑女 圖?鐘易真(蘇振明提供)
《關仔嶺好辶日迌》文?陳玉珠 圖?陳麗雅
(蘇振明提供)
《南瀛稻米香》文?蘇振明 插畫?阮意雯 畫?陳春陽(蘇振明提供)
《膽小鬼放蜂炮》文?陳玉珠 圖?陳敏捷(蘇振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