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燦文原是幫明星拍宣傳照的攝影師,20年前別具慧眼的在愛國東路上開設了ABC家婚紗店,創意的唯美意境兼具自然風光的戶外婚紗照,喚醒了早期制式化的攝影界,也帶動起臺北婚紗業一片浪漫新風潮。
10年前他更大膽的將觸角延伸到中山北路,與夫人幕少萍Julia攜手創先將婚紗業帶進流行時尚圈,以精致手工的訂作禮服為營業重點,并走上一直是時裝設計師獨占的動態秀舞臺。
麥燦文提起當年的創舉曾引起臺灣時裝設計師的冷潮與熱諷,甚至不屑和他們同臺發表新裝。同業們更以“頭殼壞了”來取笑麥先生舍棄大陸便宜的成衣禮服,堅持手工一針一線養一家禮服工廠的另類做法。
麥燦文感慨的說前3年的確很辛苦,有時一個月只接到一筆生意,太太更常問他要繼續撐下去嗎?堅信需接受市場考驗洗禮的麥燦文,在這段難熬的日子里不理會服裝界、婚紗界各種聲音,不聽不看也不爭,只要求自己要愈做愈好,終于在第3年開始受到消費者的肯定與媒體的爭相報導。
擺脫制式僵硬的姿勢,捕捉住新人真情流露的瞬間。
有情有義
當然在漸入佳境的創業過程中,也不都是一帆風順的。麥燦文在5年前就曾遭遇臺南加盟店的惡性倒閉風暴,雖然在法律上他并無責任,但在得知消息的2個小時內,他緊急召開記者會,會中立即宣布加盟店已簽約的250對新人的結婚照,由臺北總公司概括承受。
麥燦文表示:“想到人家歡歡喜喜要來拍結婚照,不能破壞人家一輩子美好的回憶,究竟大家也都是沖著老麥的招牌去的,當時很多新人現在都成為我們很好的朋友了。”這就是他的好朋友與事業伙伴們所熟知的老麥--有情有義的麥燦文。
唯美加上生動難忘的故事性,讓人同步感受喜悅的氛圍。
永遠用不完的idea
身兼臺北婚紗工會會長的麥燦文提到臺灣的婚紗業原本是逐漸沒落的產業,由于不婚人口增加,客源每年減少2至3成,許多婚紗業者開始到新加坡、香港駐點招攬生意。以鄰近的香港為例,光拍棚內的婚紗照就要1萬多港幣,若加上外景照,整套下來近10萬元臺幣。但在臺灣拍婚紗,包括棚內照、出外景,含禮服出租,價格約在4萬元上下,拍照品質又好,對國外的觀光客來說,臺灣的婚紗稱得上是“俗擱大碗”。
在“茱麗亞”開始享有婚紗業ABC品牌榮耀的同時,麥燦文依然要創新超越自己。他覺得婚紗照上山下海還不夠,便首度將迎娶及婚禮現場以紀錄攝影的人文手法全程跟拍,再將照片制作成精裝本相簿,讓新人珍藏留念他們“歷史上的今天”。
另外,更別出心裁的將新人從小到大成長過程的精彩照片加上婚紗作品,一起拍攝成新人動態畫面,再加工加料配上特選的音樂做成 MV結婚音樂光碟。雖然他的創意目前早已被同業學習仿效,但麥燦文絲毫不以為意,因為他相信自己有永遠用不完的idea。
沒想到拍婚紗照可以這么豐富有趣,忍不住要替一些ABC近想拍照的新人們來請教“老麥”:如何當個精明的“婚紗達人”?麥燦文很認真的指出,有3要點要謹記在心:ABC要打聽口碑,不貪贈品。第二要看真正客人樣品,非模特兒宣傳照,看上喜歡的樣品照記得要求由同一位攝影師掌鏡。第三要自己做功課,從報章雜志剪貼自己喜愛的風格來和攝影師溝通而非口頭溝通,因為意境的東西很抽象,圖片可以輕易的傳達想法。
拍婚紗照贈送腳踏車的環保概念是“老麥”的另一用心。
目前麥燦文的事業版圖雖然已囊括了臺灣、香港及新加坡等地,但大家可能很難想像,他卻是位每天只工作到下午4點鐘,便要趕到托兒所接寶貝女兒的好爸爸。全家固定一年兩次的國外旅游,為自己充電也讓小孩有更寬廣的guoji視野。
一位百分之百浪漫主義的新好男人15年前遇上了務實主義的好女人,就這樣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的婚顧團隊在婚紗界里屢創佳績。我們也期待這位自詡是愛情魔法師的麥燦文能將臺灣的婚紗業帶上guoji舞臺,或許下一次我們要報導的將是“臺灣之光--麥燦文”呢!(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