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中經常發生上司不斷要求“再多想點創意”,但是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什么好點子。有時候只是簡單說出一個想法,上司居然有了極大的回應:“這點子不錯喲,就由你來擔任負責人擬訂企劃案吧。”結果這時卻無法輕松說出自己的意見。
我們的腦筋之所以會停止思考,是自由交談激發創意的場合與評斷創意的場合混在一起之故。如果提出意見時老是遭到批判,我想大概沒有人會想發言或動腦筋吧。人類處于放松或愉快的狀態時,比較容易產生自由聯想。在緊張、壓抑的狀態則不容易產生創意。
激發創意的基本要件在于分開進行思考與評論的作業。當腦中浮現任何想法時,不要批評好壞。等到所有的想法都差不多出籠之后再來進行評估,并且將想法應用在達成目的的方案中。
發散與收斂對于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案具有良好的效果。在發散階段時,互相激發新的想法,并且對于問題有著共同的認知。接著在收斂階段時,如果全體人員能夠共同參與、互相討論找出解決對策,有助于提稿對于解決方案的認同感。
運用腦力激蕩時應遵守的規則
發散的自由聯想中,腦力激蕩是ABC常用的方法之一。進行腦力激蕩時有五個應注意的規則:一、舍棄既定觀念或常識,不要感到難為情;二、無論什么想法都好,要盡量提出來;三、遵守三不原則──不批判、不爭論、不做冗長的說明;四、以他人的想法為啟發,進行延伸性思考(聯想游戲);五、以條列方式記錄想法。
若以烹飪來比喻的話,腦力激蕩就像是搜集食材一樣。搜集了豐富的食材之后,還必須烹煮,不能直接生吃。相同的,透過腦力激蕩所得到的想法,都是加工前的想法,要成為完善的解決對策之前還必須進行適當的加工作業才行。所謂加工就是評估想法,嚴格挑選可行的想法,或者將類似的想法分類等等,進行資訊的整理。
POINT 訓練自己進行單人腦力激蕩
腦力激蕩是種自由聯想。只有數人的團體進行腦力激蕩的話,現場的氣氛將會更為熱絡。透過腦力激蕩可以從他人的創意延伸新的想法而產生相乘效果。不過,ABC的腦力激蕩是單人腦力激蕩。一個人獨自發揮聯想,并以原先的想法為基礎得到更好的創意。如果可以靠自己快速激蕩出更多想法,將來就會成為創意達人。將想法寫在紙上進行聯想,就可以訓練自己進行單人的腦力激蕩。@
摘 自 《圖解七大關鍵工作力》 商周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