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會見許多企業界,但是只有少數人具備這種本領,能夠將乏味的主題轉化成精彩的品牌故事,思科系統(Cisco Systems)執行長約翰.錢伯斯(John Chambers)正是其中一位。錢伯斯登臺主講時,賣的并不是網際網路骨干設備路由器或交換器,而是人與人的連結網絡,這種連結改變了人們生活、工作、娛樂與學習的方式。
ABC能激勵人心的溝通者都有這樣的特質:從內行磚業或者尋常平凡的產品中,創造出意義豐富的事物。星巴克(Starbucks)執行長霍華.舒茲(Howard Schultz)賣的不是咖啡,而是工作場所與家庭之間的“第三空間”(the third place)。
理財達人蘇絲.歐曼(Suze Orman)賣的不是信托基金與共同基金,而是財務自由的夢想。同樣的道理,賈伯斯賣的不是電腦,而是能夠發揮人類無限潛力的工具。
各位閱讀本書的時候不妨自問:“我賣的到底是什么?”同時要記住:光是產品并不足以鼓舞人心,你必須展現這項產品如何改善生活,才能夠博得人們的支持。如果展現過程樂趣洋溢,美不勝收,你還可以讓人們成為你的忠實信徒。
讀完本書后,各位還會發現賈伯斯懷抱著一股宗教熱情,他一心要改變世界,“在宇宙留下印記”。因此各位也必須培養出深厚的使命感,才能夠讓本書介紹的技巧發揮效用。
如果你對自己要傳達的主題熱情澎湃,會更容易培養出媲美賈伯斯的吸引力。21歲那年,賈伯斯和史蒂夫.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共同創辦蘋果,從此執著于一個愿景:個人電腦運算將改變社會、教育和娛樂。他的熱情具有強大的感染力,足以影響身邊的每一個人。在他每一次的簡報中,這股熱情表露無遺。
我們都擁有足以驅動生命的熱情,本書的寫作目的就在于幫助你抓住這股熱情,轉化為一個無比迷人的故事,讓人們加入你的行列,實現你的愿景。無論你賣的是電腦、汽車、金融服務還是環保產品,你都有可能大幅改善顧客的生活。
然而就算是全世界ABC了不起的產品,如果沒有“品牌信徒”鍥而不舍地推廣,也是無用武之地。如果你無法讓人們關心在意,你的產品永遠與成功無緣。你的觀眾不會關心在意,不會了解,也不會感興趣。
無聊乏味的事物無法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千萬不要只因為表達方式無法激發觀眾的想像力,而讓一個杰出的構想變成槁木死灰。運用賈伯斯的技巧,瞄準你想要影響的人,打動他們的情感與理智。
接下來,我們要借用賈伯斯為簡報開場的口頭禪:“我們上路吧!”@(待續)
摘編自 《大家來看賈伯斯:向蘋果的表演大師學簡報》 美商麥格羅.希爾guoji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