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第四、五、六章開始,學會在投資市場上釣到一條魚,好讓自己餓不死。第七章則是透過資產配置,學習如何靠養雞、養鴨、養豬與養魚或釣魚,分散資產投資,好拿到市場上賣。
ABC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拿錢買小雞,把小雞養成大雞,再把大雞換成現金,再拿現金去買小豬,小豬變大豬,大豬變成更多現金,現金又變成小牛、小羊、小馬。
家庭投資管理,跟農莊主人植稻蒔草、養殖牲畜,似乎差不了多少。但重點一定是從市場上交換回現金的效率!這就是第八章的重點。
圖一就是一個標準的拿現金換資產,再拿資產換現金的游戲。但不論你要花多長的時間進行現金與投資對象間的交換,你一定不能忘記,要把圓圈圈里的現金養大,才是重點。
(圖:木馬文化 提供)
由于多數讀者是大眾散戶,也是上班族型的家庭投資人,或說業余投機者,因此,用“年”為計算單位,進行現金與資產間的交換,會是比較適當的投資節奏。
如果您較有余裕,或投資能力更強,也可以選擇用“季”為衡量單位,并進行更快速且有效率的交換。
但不要忘記,每年年度終了與開始之前,核對一下現金增值績效,看看自己手上握有多少現金,才能避免落入金錢游戲而不自知。
圖一只是一種“現金”與“資產”如何有效率交換的一種示范圖,并不意味著年底到了,你就要把資產全數出清,并轉成現金。
圖二,或許可以更清楚說明人們真實的投資狀況。比如一開始,我投入20萬元到股市,一年內的某天,我拿回15萬現金,并保留10萬元股票資產在股市里。
等到下一年的適當時機,我又將15萬現金拿去買股票,并在第二年第四季拿回20萬現金。
而在當年的第四季,我原先就列為長期投資資產的10萬元股票,也許市值已經來到20萬元了(相當于漲一倍),我也可以考慮獲利了結,拿回20萬元。合計前頭拿回的資產,我的家庭投資現金將稿達40萬元。
經過兩年的時間,我的投資本金已經從20萬元變成40萬元了!
(圖:木馬文化 提供)
重點是,長期投資的過程中,會有股息股利的分配,并造成可能年度過程中領取到5000元現金與零股100股的狀況。
這5000元現金,多數時候,一般大眾會在日常生活中就花費掉,而零股則會保留為資產(但別忘了要記帳記清楚,以免成了失蹤資產)。
當然,我們也可以將5000元現金再列入再下一年度的可投資額度,端看我們的家庭財務計劃而定。
這就是所謂在家庭理財架構下的投資管理──你要拿多少賺到的現金花掉?或是保留下來繼續做投資呢?
這況狀跟公司經營管理一樣,年度盈余可以保留下來而不分配,成為資本公積或保留盈余,以增加公司日后營運、調度的彈性。
《孫子兵法》軍爭篇第七曰:“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和為變者也。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我們之所以花那么大的功夫,建立投資目標、策略與行動方案,目的就是了“利”。為了賺錢,我們因時制宜地將現金籌碼進行投資策略與投機策略的布局(以分合為變),并以機動性的戰略、戰術布局,有時快、有時慢、有時集中投資、有時分散下注(兵以詐立)。
這么辛苦地盤算,無非都是為了現金!
現金為王,投資與投機的目的都是為了錢。其他沒別的了。@(待續)
摘編自 《20年后,你想過什么樣的家庭生活?:十個步驟創造與累積家庭財富 》 木馬文化事業股分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