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人將未來系于僥幸而非抉擇上頭。這讓我想起我哥哥小時候的怪癖:如果他看到桌上的玻璃杯快要摔落地面時,他不是趕快沖過去救,而是用手捂住耳朵,就不會聽到摔碎時發出的刺耳聲音。(他現在是哈佛出身的眼科醫師,所以他的怪癖似乎也沒怎么妨礙他的發展。)
這個小故事要表達的重點很簡單:我們必須耳聰目明地去認清現實生活。如果我們不去主導人生,不采取行動做出成就,會變成在被生活過,活出你并不一定樂見的人生;這是數千年來主宰人性的自然法則。
未來幾周叫自己采取主動,把自己視為命運的執行長、自己的執行長。所有成功的執行長都有“成功,操之在我”的氣魄,是自己夢想的催化劑。
同樣地,假如你期待某件事能達成,與其等待幸運之神眷顧,不如主動出擊。如果你知道有誰能幫助你解決問題或是提供機會,那就拿起電話打給他。記住:你可以找藉口也可以找方法,但不能兩者并行。
我在擔任律師的時候,每天要搭四十五分鐘車程的通勤火車前往位于市中心一棟稿樓的事務所上班。
有個男人每天都坐在我對面,我逐漸感覺到他就是“成為你自己的執行長”這條法則的典范。
他不像車上其他人一樣假寐或是發呆,而是利用這四十五分鐘來做運動。從他坐下的那一刻起到我們抵達目的地為止,他會做做手臂伸展、轉動頸子,認真地做一整套養身健康操。
他不像抱怨沒時間運動的那一大堆人一樣,他自己想辦法找機會解決難題。他看起來確實有點可笑,但如果知道自己是在做對的事,又何必在乎別人怎么想呢?
把自己當成人生的執行長,可以顛覆你看待世界的眼光;你不會再像搭船航行人生大河的乘客,你會是這艘船的船長,把事情的發展駛向你選擇的方向去,而不是隨波逐流。
若你更能掌控你的人生,便呼應了威廉.詹姆斯 (William James) 發人深省的話:“人類面對現實的共通反應,讓這世界老是成為英雄大放異彩的舞臺?!盄
摘編自 《死時誰為你哭泣:101則以終為始的人生智慧》 李茲文化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