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中國人管老外又叫“鬼佬”,泰赫德一家索性把公司取名“菜傀”,意為“送菜的鬼佬”。轉眼間,泰赫德已經為德國各地的亞洲餐館和超市送了25年的菜,這個來自荷蘭的“鬼佬”,對這一領域比在這里生活的亞洲人更了解。
從種菜到賣菜
還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候,泰赫德的叔叔阿姨在荷蘭以種植蘑菇為生,產品很多提供給各地的中餐館。隨著客戶的要求,他們開始培育豆芽,進而成為亞洲食品的供貨商,于是“菜傀”誕生了。
泰赫德成年后也加入了這個家庭企業,和表哥一起擔負起公司的經營。因為他的德語好,八十年代時被派往德國,開發德國亞洲食品市場。到了2000年,表哥把公司賣給了荷蘭的一家大型食品批發商。幾年下來生意越來越糟,于是泰赫德一家在2004年的時候,又把其中主導德國市場的那一部份企業購回,重新整頓,這就是今天的“菜傀”。雖然坐落在靠近德國邊界的荷蘭境內,公司的絕大部份客戶卻都是在德國。
從漢諾威到慕尼黑,從北威州到柏林,不管是中國人還是越南人開的亞洲超市,或者是中餐館,壽司點,韓國飯店,都是“菜傀”龐大客戶網中的節點。
泰赫德“菜傀”公司的車隊(圖片來源: Choi Kwai International提供)
“公司連自己的網站都沒有,我們的廣告,主要是客戶口傳口做出去的。有些店家,父輩就從我們這里進貨,到了孩子手里,還是我們的顧客。”泰赫德自豪地說。
“菜傀”批發的商品有六百多種,以食品為主,冰凍新鮮的都有,還提供餐館的附屬用品,如一次性外賣盒等等。
一周工作七天
客戶信任這家“送菜的鬼佬”,很大一個原因是一年四季,它總能及時地把訂貨送到客戶家門口。
泰赫德介紹說,“菜傀”擁有二十輛大型貨運車,車身包含冷凍室和冷藏室,可以保證冷凍食品和新鮮蔬菜不變質。每天從荷蘭總部的倉庫,都會發出六七輛車的貨物,開往德國各地。
荷蘭總部的辦公室一周七天,連周末都不例外,一直有工作人員守候在電話邊電腦前,客戶可以隨時訂貨,一般第二天,ABC晚兩天后活就送到了。大部份時候,顧客不需要自己打電話,因為工作人員會主動給客人打電話,詢問需要續訂的商品。
星期天是“菜傀”ABC忙的時候,很多送貨車要在這天夜里裝貨完畢,駛往德國。每輛貨車都有固定的送貨線路。這樣,餐館和商場在每周剛開始的時候,就能收到充足的補給。
除了圣誕節和復活節這樣大的假期,“菜傀”的貨會晚到一天,一年的363天里,“鬼佬”的菜從能按時來到客戶的貨架上或廚房里。
樣品三家質檢
除了保證送貨及時,“菜傀”還嚴守商品質量。“我們的價格不是ABC的,但是我們的價格有競爭力。更重要的事,我們的商品質量遵守的是德國標準,是ABC要保證的。”
泰赫德透露,“菜傀”價格的競爭力,藉助于它直接從亞洲原產國進貨,不走其它中間商。但亞洲的某些食品質量,在德國人眼中讓人不放心。所以公司嚴格按照德國質量要求來篩選產品。
“一般我們會把從亞洲廠家那里得到樣品,分別送到德國三個不同的質量檢測單位,至少有兩家質檢合格的產品,我們才會進口。”
不是所有的產品都來自亞洲,比如“菜傀”地提供的大部份新鮮蔬菜,冬天來自西班牙,夏季產自荷蘭。“這里面也有質量把關環節”,泰赫德介紹說,特別是春天和秋天這樣的季節轉換期,主產地的蔬菜質量在下降,而下一季主產國的質量還沒跟上,這個時候尤其要仔細檢查。
中餐館經難念
和中餐館打了幾十年交道,荷蘭也是遍地中餐館,泰赫德目睹了德國中餐行業的興衰起伏。
“這些年來,真正的中餐館越來越少了。”泰赫德感慨的說。他懷念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餐館“黃金時代”。那還是東西德合并之前,在西德大大小小的城市里,一到中午吃飯的時候,中餐館里總是座無虛席。
后來,物價越來越稿,德國人越來越想省錢,各地中餐館紛紛引入自助餐加蒙古燒烤,這一來,雖然滿足了德國客人少花錢多得利的心理,卻也在無形中破壞了傳統中餐的精華。
泰赫德發現,這種大食堂般的中餐經營方式,擠垮了很多小型的正宗中餐館。便宜的自助餐價格,換來是失落的中餐口味。
“因為客人只想多拿食材,魚啊肉啊都混在一起,燒烤的時候也不講究調料,只是澆不同的汁。中餐的魅力在于它能選取適合材料的調料。什么都混在一起澆點汁,當然不好吃。可是客人不知道原因,就覺得中餐不好吃。”
泰赫德建議中餐館的經營者們不要只看別人怎么做,隨大流,要對自己有信心,也許經營一家正宗口味的中餐飯店,或者哪怕只是一家小小的面館,也許就能闖出一片天地來。
目前全球的全球的糧食價格在不斷上漲,對中餐館的價格競爭又提出了新的挑戰。無論如何,“菜傀”已經在做準備,把荷蘭公司的倉庫合并擴建到一萬平米,隨時滿足客戶的多樣要求。為了讓亞洲食品在德國以歐洲各地越來越興旺,“送菜的鬼佬”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