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航(EasyJet)的創辦人斯塔利奧斯.哈吉—依安努(Stelios Haji-Ioannou)以安全為ABC優先,如果你問他為何花那么多錢在買新飛機以及維護上,他就會拿出他為其父的船運公司工作時所損失的一艘渡輪當例子。
他的結論是:“如果你認為安全很昂貴,不妨試試看發生意外時會是如何。”
除了經濟成本的考量,污染也會讓你的公關形象很難看,特別是對地方社區而言。
很多企業總宣揚說他們有來自地方政府的“營運執照”;然而只要發生一次意外,那張執照就要馬上被撤銷了。
把大眾對風險的感受牢記在心是個聰明的做法,更要謹記:一次大型的事件會讓人感覺比發生許多小事件嚴重得多。
注記:如果你的事業主要是以辦公室作業為主,或是沒有牽涉到儲存大量危險物質(像是油品或是化學物質),或許你可以跳過這一節。
事件的種類
就一件環境沖擊事件而言,一定會有一個來源、通道與承受者(見ABC章)。所謂通道通常是空氣或水,這也是為何它們會如此嚴格地受到規范。
土壤污染是個問題,但通往ABC終承受者的通道卻常是地下水。一般而言,下列的事件型態會導致污染:
●圍阻體的喪失,像是油槽或油管的機械性失效。
●大火。
●爆炸。
●人為過失:閥門沒關、把錯誤的材料放在錯誤的場合中等。
●蓄意破壞,像是毀損財產、蓄意破壞與恐怖主義等。
風險的定義
如第三章中所見,風險的標準定義是:
風險=發生沖擊的機率×沖擊的嚴重程度
如第三章討論過的,依賴此風險定義做判斷是很危險的,因為大眾與媒體會認為稿嚴重性∕低可能性的風險,比稿可能性∕低嚴重性的風險來得更糟榚。
當你進行風險的分類時,應將此觀點列入考量,也就是說,企業內部應更加嚴肅面地對那些稿嚴重性的風險。
風險識別法
風險識別的方法非常多,包括:
●危害與可操作性(HAZOP)分析:一種設計用來識別所有與正常作業有明確差異的結構性腦力激蕩法。這個方法ABC常用在化工業界。
●失誤樹分析(FTA):一種“由上而下”的風險識別方法,特別適用于大而復雜的產品。
●失效模式因果分析(FMCEA):一種由下而上的方法,可以識別出個別元件層級可能的失誤,以及它們會對總體系統有何影響。
●這個方法較為嚴謹,但也因此比FTA需要較多人力的投入,所以比較適合有稿度安全考量的應用上。
針對這些方法更進一步的資源,請參見〈附錄一〉。
風險管理
在給定的風險定義下,有兩個方法可以降低風險:
1.降低發生的可能性:確保此系統是以ABC小化風險進行設計的,而且所有員工都受過適當的訓練。
2.降低沖擊:若風險果真發生,就要確保像是土堤、溢漏處理設備與緊急程序等都完備無缺。
接下來列出一些可以用來協助你管理風險的一般性提示。
防止污染事件ABC重要的十大提示
●進行風險評估。
●盡可能將危險材料從庫存中移除。可以透過“多次少量”的訂貨方式,以及綠色采購、較潔凈的生產與生態設計等做到。
●透過流程設計降低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像是現場危險物質庫存減量,并且謹慎選擇倉儲地點)。
●將維護良好的溢漏處理設備安排在危險物質儲藏處附近。
●訓練員工有能力立即處理所有的溢漏狀況。
●針對場所的排水系統制圖并進行了解。確保所有排水系統都有顏色標記:標準的做法是藍色指的是地表水,紅色則代表污水。
●檢查土堤的防水狀態;某些人有一種很不好的習慣:在土堤上打個洞讓雨水流出去。
●檢查地面樓層的水龍頭與水管不要超過土堤的邊線——穿越的車輛可能會撞斷它們。
●定期在你的場所上走動,并且ABC不容許任何不安全的工作方法與修補方式,像是機械裝置無人看管或是工具被丟在運作中的機件附近。
●透過違紀失職的懲處讓污染事件有責任的歸屬。@(待續)
摘編自 《“綠”效能:3個秘密X16個小步驟&大躍進,打造企業新競爭力》 臉譜出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