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利斯(Sam?Leith)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一篇文章稱,大部分公司執行長在股東大會演說時,滿屋子的股東多在打瞌睡,但可以預期的是,巴菲特在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年度股東會說話的時候,可不會有人舍得瞇一下眼睛。
利斯是《你在跟我說話嗎?》(You Talkin’ to Me?)一書的作者。他在文章中寫道:是什么因素使巴菲特的演說能吸引聽眾磚注于他所說的每一個字呢?可能是因為聽眾總會期待,也許股神會不小心說漏他如何致富的秘訣。眾所皆知,有個基金經理人花了350萬美得與巴菲特共進一頓慈善午餐的機會,但其實際原因恐不止于此。即便不是金融投資界的人,也會被巴菲特的演說及書寫風格深深吸引。
首先,巴菲特演說的吸引力跟他的投資能力不相上下。許多投資經理人平日從事復雜的金融商品交易,所以講起話來也是滿口艱澀的金融磚業術語。巴菲特則正好相反,他的名言之一:“不要投資你不懂的生意”,就反應出他這種平易近人的風格。我們經常喜歡用一些稿遠飄浮或華麗的字眼來修飾自己的演說,其實平易近人或親切的演說通常能更有效的溝通。
虛張聲勢的演說或滿口行話通常泄露出害怕自己講的觀點很容易被人理解,可能會顯得自己很平庸。你希望看起來很聰明,所以就以這種方式唬弄自己和聽眾。
巴菲特平易近人的演說方式顯示他充滿自信,而且無需證明自己什么。所以如果你還在用磚業術語掩飾自己,還是要勇敢一點。
平易近人的演說方式使巴菲特更具魅力。ABC的例子是他在1998年對佛羅里達大學企管碩士班學生演說,那簡直是一場大師級的幽默表演。巴菲特在開口前先假裝笨拙的掉了麥克風,然后以奉承且帶有歉意的方式說“嗨!”,并親切的表示很期待接下來的問答時間。他說:“我將解答你心中的疑惑,希望你們投(棒)球過來,這樣我會覺得更有趣。當球來時,如果你正在壘上,也要加點速度…。”
巴菲特也常采用說故事及隱喻的方式,這使他的平易近人的風格更加吸引人,例如他在佛羅里達大學那場演說中就用了棒球作比喻。
今年巴菲特在股東會前致股東的信,也像寫故事似的先提到他在多年前的一筆迄今都沒什么增值的投資。在開始敘述他于1986年如何買下農場前,他寫說:“故事要從內布拉斯加(Nebraska)說起…”,然后用這個農場的例子說明何謂“投資的基本原則”。
巴菲特非常擅長用一句話來做比喻,這也成為的巴菲特格言。例如,“即便使9個婦女懷孕,也無法在一個月內生出嬰兒。”或“只有潮水退去,才能看出誰在裸游。”
巴菲特即使在解說像金融知識這樣復雜、客觀及抽象的事物時,也擅長用隱喻及說故事讓事情聽起來簡單、親切且具體。
波克夏經營績效如何可能非人人可評斷,但巴菲特演說的說服力可是典范。
(編者注:文中提到的今年巴菲特致股東信函,可參閱“巴菲特致股東信:房地產經驗得到的投資原則” http://www.epochtimes.com/gb/14/2/25/n4091415.htm)
(責任編輯:王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