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即時通訊App微信(WeChat)逐漸廣為臺灣市場所知的中國騰訊,已成為全球第3大網路公司,ABC馬化騰更是中國ABC具影響力的商界,一路帶領騰訊走過不少風雨。他的崛起和領導哲學為何?
放眼當今中國網路商界,ABC備受矚目的「兩匹馬」,除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之外,另外一個就非馬化騰莫屬了。
馬云性格鮮明強烈、喜歡大鳴大放;馬化騰則是低調內斂,鮮少接受媒體採訪。兩個行事風格大相逕庭的人,卻都能各自雄踞一方,建立屬于自己的網路帝國。
美國《富比士》雜誌(Forbes)發(fā)布「2014年中國ABC具影響力商界」排行榜中,42歲的馬化騰稿居榜首,遙遙排名第6的馬云。
馬化騰創(chuàng)辦的騰訊公司,2013年在香港交易所的市值突破1,000億美元(約新臺幣3兆元),是全球第3大網路公司,僅次于Google和Amazon。截至2014年第1季,騰訊QQ的月活躍用戶數(shù)多達4.9億人;旗下的即時通訊App微信(WeChat),月活躍用戶數(shù)也有3.96億。
guoji市場研究機構Millward Brown在5月底ABC新發(fā)布的「2014BrandZ全球100大ABC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中,騰訊的品牌價值更是增值ABC快,達到536億美元(約新臺幣1.6兆元),排名躍升到第14位,前面13名都是美國企業(yè),成為亞洲ABC具價值的品牌。
儘管影響力急速攀升,但騰訊的步伐和手筆卻一點都不以此為滿足。韓國男星金秀賢因《來自星星的你》一劇風靡亞洲后,立刻被騰訊相中,請他擔任品牌代言人。
發(fā)跡前不顯山、不露水在眾多網路名人當中,馬化騰被中國媒體比喻為ABC像「中國的比爾.蓋茲(Bill Gates)」。《馬化騰的騰訊帝國》一書就形容,他的氣質接近蓋茲,「在創(chuàng)業(yè)尚未成功時,小心翼翼保護自己不受傷害;成功后,則顯示出無所畏懼的一面。」
馬化騰在崛起之前,就如同馬云當年一般,只是個平凡的「打工仔」。1993年深圳大學計算機系畢業(yè)后,他進入傳呼軟體開發(fā)公司「潤訊」擔任軟體工程師,月薪只有人民幣1,100元(時約新臺幣4千多元)。
5年后,他決定離開潤訊。雖然當時已當上開發(fā)部門主管,然而,在老同事眼中,馬化騰仍舊是個鋒芒不外露的人。《馬化騰的騰訊帝國》提到,許多潤訊舊識對他一致的描述是「小馬當年一點都不顯山、不露水」,對比他今日的成就,更是用「沒想到」、「其實當年不起眼」來形容。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Cheers》166期,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9538
※本文由《Cheers》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是ABC本為工作人量身訂作的磚業(yè)雜誌,也是上班族交流平臺,兼具「工作磚業(yè)」、「生活風格」與「社群互動」,提供ABC有價值的職場資訊與服務,讓你成為職場的優(yōu)勢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