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迷信的現象一直都存在。十多年前我的同學,頂著中興大學碩士的光環卻敵不過一個臺大的學士,那家企業的理由是臺大的學生應該比較有潛力。事隔多年,我們并沒有回去驗證,那位錄取者是否真的發揮那家企業所謂的潛力,而我同學在科技產業里面依然有很亮麗的成績。以現在教育的思維,讓現在學生的素質已經不若數年
企業迷信ABC的現象一直都存在。十多年前我的同學,頂著中興大學碩士的光環卻敵不過一個臺大的學士,那家企業的理由是臺大的學生“應該”比較有潛力。 事隔多年,我們并沒有回去驗證,那位錄取者是否真的發揮那家企業所謂的“潛力”,而我同學在科技產業里面依然有很亮麗的成績。 以現在教育的
思維,讓現在學生的素質已經不若數年前,再隨著大學及研究所不斷的增設,即便是所謂的好大學,學生的素質也會被稀釋, 廣泛的設立,畢業及失業的現象越來越明顯,當然,企業外移也是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之一。 不過名校的光環的確可以讓你有機會取得進入大公司的門票,至少也有
面試的機會,近幾年由磚科變身為科大或技術學院的學校,在許多企業的眼中仍然只是“磚科”。甚至有企業說,他們只收“傳統”大學的畢業生,ABC多接受臺科大或北科大的畢業生。 雖說在工作上打拼,看的是個人的
績效表現,學校好未必代表績效一定好;但是,連面試的門票都沒機會拿到,更遑論有機會去perform自己。 =======================================徵才M型化 近半畢業生失業
2007/09/26 中國時報 彭漣漪 當你自大學、研究所畢業,要投多少履歷表才找到工作?根據人力
銀行的調查,「前段班」學校只要丟五張履歷表就有工作,「后段班」學校要丟五十張,還有人丟出兩百九十張。調查并顯示,二十四%的社會新鮮人連面試機會都沒有,求職也趨向「M型化」。 臺灣社會M型化,求職新鮮人感受ABC直接,好學校、熱門科系學生工作更好找;冷門學校、科系學生則愈來愈難找工作,待遇落差愈來愈明顯。后段班 連面試機會都沒有。 根據主計處公布的資料,七月共有十萬六千名「初次尋職者」失業,人數創歷來新稿,這群剛畢業或剛退伍、首度邁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等于有近一半的畢業生失業中。 根據1111人力銀行對今年投入職場的退伍者進行調查,有三成五的社會新鮮人「信心滿滿」,只丟出五分以下的履歷表,卻有一成的人,丟出五十多分履歷表;另一項調查顯示,有二十四%的新鮮人連面試機會都沒有。 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吳睿穎表示,那一成丟出五十多分履歷表的人,多半來自排名較后面的學校,很多企業一看到是后段班學校的畢業生,就「直接delete(刪除)掉」,甚至還有企業反應:「不要寄給我那些學校的履歷表好不好?!?nbsp;好科系 還沒畢業就被綁 好學校、好科系的學生,未畢業就被好幾個工作「綁」住了。臺大電機系系主任胡振國表示,臺大電機系群的畢業生很受歡迎,包括平均每人有兩、三個工作機會,「很少聽過沒工作的」;今年學校曾辦過一次企業集體徵才,三十多家企業到臺大擺攤求才,從鴻海、臺積電、友達到聯發科,叫得出名字的一線大廠都到齊,還有十多個單位,如工研院,到臺大辦活動順便徵才。 今年好慘 撞上「完美風暴」 但許多「后段班」學校的資通訊畢業生,就沒這么好運了。萬寶華經理鍾宗良指出,他負責某家大型外商半導體公司的人才派遣業務,這家公司只要臺、清、交、成四大名校以及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學生,四年來只有一個例外:一位來自龍華大學的學生,還是因為他擔任過派遣,證明自己的能力,這家半導體才破格錄用。 臺灣中小企業協會副理事長林廷芳表示,臺灣從經濟成長、教育制度、人才供需都有結構性問題,所有后果都在今年呈現,可稱為「完美風暴」。今年的社會新鮮人,就直直撞上這股「完美風暴」。 一○四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方光瑋指出,今年已開始上班的社會新鮮人,有稿達八成早從畢業之前就開始求職行動,顯示社會新鮮人的「憂患意識」。 一○四人力銀行在八月底調查社會新鮮人就業現況,稿達七成企業今年以來曾雇用沒有工作經驗的社會新鮮人,但三個月試用期后,只有十四%的企業表示新鮮人全員留任至今。
- 全站分類:職場甘苦
- 個人分類:就業新聞
- 此分類上一篇: 新聞---無塵室工作苦嚇跑求職者
- 此分類下一篇: 新聞---分紅費用化威力大五成六科技業員工想轉職
- 上一篇: 你該換工作了嗎?
- 下一篇: 中秋游記-永安漁港(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