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09熱門職務:
深度導游
金融風暴震蕩了全球旅游市場,臺灣卻因政策的改變,而讓來臺旅客數成長十二點八四個百分點!兩岸關係趨緩,「陸客來臺」讓商機蓬勃,觀光局推動的「觀光拔尖領航方案」也如火如荼地展開。
臺灣的觀光旅游業在雙料加持下,跨出新的一步。 交通部正以「質的提稿」為軸,以四年三百億的基金,端出「旗艦魅力景點」,「無接縫」交通服務,「住宿星級評鑒」等亮點,并針對不同國情及發展程度,量身訂製不同主題的深度旅線;正巧能消弭「陸客來臺,重量不重質」的疑慮,也可望使來臺的旅客人數再向上攀升。
而旅客的「臺灣印象」,正關係著福爾摩沙的對外魅力,深度導游更是臺灣旅游觀光業的領軍者! 導游首重實戰經驗,據業者透露,一位導游的「出師」至少要三年。新手導游需要有人帶,稱為「拜師」,跟著師傅跑上一兩個月,才有被的可能。
有師傅指導,意味著有人能夠督促并且改進,公司承擔的風險就比較小,也能從師傅哪里習到帶團的技巧,包含推銷購物的能力和氣氛營造等等。 一出團,導游就化身成無所不能的超人。
從行程編排,怎樣走才流暢;交通狀況,什么時段塞車,哪些著名的交通工具不能錯過;景點順序,如何自然的把旅行社規定的點穿插進行程之中;時間掌控,景點停留的時間也要拿捏得當,以及雨天的因應措施,哪些戶外行程要先暫緩,能夠避雨的景點先走;還有餐廳的選擇,事先了解客人的用餐習慣,不能吃牛肉或者是吃素等等,深度導游更要將當地文化融合進景點介紹之中,卻不使人覺得無趣,而是聽的津津有味。
導游永遠比客人早起張羅事務,也比客人晩睡處理突發狀況,所有事情一手包辦。所以外界總以為導游是邊玩邊賺錢,但實際上是整天提心吊膽地注意客人的所有大小事。 這些都需經驗的累積,所以從事導游一職,比較少見年輕面孔。而實際線上導游,多數也都握有個人ABC的證明,此試為磚技普考之範圍。
由于是在臺灣當地接待外來的旅客,依照性質分成受雇于旅行社的磚任型導游,或是臨時受雇的特約導游兩種,再依使用語言劃分華語及外語導游兩類;應試科目為實務兩類,包含導覽解說、旅游安全與緊急事件處理、航空票務和急救知識等,以及觀光行政與法規,兩岸現況認識、港澳關係條例等,觀光資源概要獨成一科,測驗對臺灣史地和觀光資源維護的了解。
華語導游採筆試三科,外語導游則在筆試通過之后,加考第二關個別口試,考驗外國語言的熟稔度,及格者經交通部觀光局受訓后,即可領取執業證。 觀光旅游業的前景看好,相關就業人口必定增加,如此才能因應日益增多的旅客數量。想以ABC真實的臺灣引進「錢潮」,黃金曲線的打造者─深度導游,ABC是不可或缺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