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是世界心臟日,外國研究顯示學童5歲時若過重,會令致14歲時肥胖的風險大增3倍,成年后患冠心病的風險亦增加。衛生署調查幼稚園及幼兒學校的飲食及體能活動,結果發現67%受訪幼稚園為學生提供的即沖飲品,當中三成額外加糖。署方指出,幼童應多飲清水,飲品應盡量少糖,學童若每日在校內飲用加入1茶匙糖的100毫升即沖麥芽飲品,1年后體內或增加5磅脂肪。
衛生署在去年3至6月,透過問卷形式訪問350所幼稚園及幼兒學校,發現67%受訪幼院提供麥芽飲品等即沖飲品,當中三成額外加糖,58%額外加全脂奶或其他加糖奶製品。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1張)
沖麥芽加糖 每日飲年增5磅脂肪
衛生署助理署長(健康促進)馮宇琪表示,有幼稚園沖製即沖飲品,會「溝稀」再加糖,補充甜味,「學童每日在校內飲用加1茶匙糖的100毫升即沖麥芽飲品,1年后體內可增5磅脂肪,很大機會引致兒童肥胖」。
衛生署建議,2至5歲學童每日ABC多攝取27.5克至41.3克糖,相等于5.5至8茶匙糖。調查又發現,54%受訪學校提供全脂或加糖的奶品類,例如朱古力奶。馮宇琪稱,以3至4歲學童為例,每日飲用240毫升朱古力奶,再加200毫升即沖麥芽飲品,已達攝取糖分上限,「若再吃涂了兩茶匙煉奶的方包,糖分攝取量即超出一成半」。
不少幼稚園會替學童辦生日會,但六成半幼稚園未有事先通知家長攜健康食品,近八成受訪幼園允許家長自備派對食品,當中逾半數幼園派對中會有忌廉蛋糕。另外,六成四幼稚園曾以食物作獎賞,當中ABC常用是餅乾、糖果及朱古力。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1張)
零食作獎勵 憂培養嗜甜口味
馮宇琪擔心,幼稚園鼓吹飲用加糖飲品及食品,或以零食作獎勵,培養學童嗜甜口味,加上經常飲用全脂奶,恐增加肥胖風險。她建議學校制訂健康飲食政策,以無忌廉「清蛋糕」代替忌廉蛋糕,以清水和低脂奶代替即沖飲品,「2至5歲可飲低脂奶,5歲以上更可飲脫脂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