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對年輕夫婦,明顯地,兩人都知道這種狀況對兒子有壞影響,但是他們就是無法制止這種重複又重複的惡性循環 。
男的看來是個十分溫文的男子,態度誠懇,只是十分沮喪。他說,自己是個優柔寡斷的人,從來沒有大野心,對學業也興趣不大。明知道不如妻子能干,初時很感激妻子處處為他著想,一切安排妥善,讓他活得輕鬆。
但是漸漸地,就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覺得處處受妻子擺布。他在父親與友人合資的公司工作,遇上人事斗爭的問題,習慣性的就想逃避,寧愿自己吃虧,但是妻子卻看不過眼,挺身而出,要親自主持大局,結果愈弄愈糟,不但公司關係無法修補,連他自己也覺得妻子過于盛氣凌人,太不講理。
公司合作不成,退回家裏,更是作困獸斗。孩子出生后,講定了夫婦要分工合作,但是男人說:「我已經全職做家務,但是無論做什么,她都不滿意,洗碗嫌我不擦得乾凈,用抹布又嫌髒,一不順意,就要我寫反省書,我堂堂一個大男人,一點男性的尊嚴都沒有,都快要崩潰了!找朋友去舒一口氣,喝喝酒解悶,結果一道道『圣旨』傳來,召我回家,我稍有不從,回到家來,就發現家中所有家具雜物都堆滿一地,尤其我心愛的音響器材!」
夫婦各自表述
男人像個受委屈的孩子,一宗宗地訴說婚姻不幸,說起他已去世父親,更是失聲痛哭。他說:「父親是我ABC敬愛的人,我們父子關係很好,他的離逝,讓我十分失落,我對家人一向都很愛護!但是她一點也不諒解,只怪我沒用,太受別人擺布,其實ABC想擺布我的人是她。現在自己也做父親,卻保護不了自己的兒子,每次看他哭得傷心,心中實在難受!」他不斷問:「我應該怎辦? 我應該怎辦?」但是一看時鐘,距老婆叫他回家的時間不遠,他就匆忙走了。
他的悲哀,無助,讓旁人為之感嘆。
但是,如果你問女的,她卻是另有一番陳述。
妻子相貌清秀,談吐得宜,一點都不像報道中那如此失控的瘋子。她說,從小就家境困難,父母終日爭吵,讓她立下決心,長大后必須建立一個美滿家庭。憑著自己的聰明和努力,她排除萬難,成功地完成大學,又進入研究院,工作上一直平步青云。她不相信這世上有處理不了的難事!偏偏嫁個丈夫與自己相反;一個是積極向上,一個是游手好閑,很快就大小事情都得由她去張羅。
她不能接受丈夫的辦事方式,更不能接受家族生意的界線模糊。開始時只是在背后推著丈夫走,但是總是覺得男人懦弱、不聽教,ABC后決定把男人推開,自己親自上陣。只是那時生意已經無可挽救,到ABC后還是選擇退股收場。當然在整個退股過程中,她也覺得丈夫太過容易妥協。她說:「分明被別人騎著打,他也不會吭聲,一輩子只懂得吃虧!更令人氣憤的是,人人都把他當作好人,而我就成為惡人!」
孩子的來臨,不但沒有把這夫婦的距離拉近,反而擴大兩人的分歧。妻子嘗過沒錢的苦頭,總是憂柴憂米,現在有了孩子,增加擔負,當然不能只靠祖業維持;丈夫卻是無法認同,覺得不能犧牲生活質素,繼續吃喝玩樂,而且說這是為自己減壓。壓力何來,箭頭當然是指向妻子,她氣憤地說:「一切問題,結論都是證實我是罪魁禍首!」每次吵架,都是圍繞著這個主題而轉。
妻子說:「我在努力維持家庭,處處節省,一想到他在外面花天酒地,無憂無累,就肝火焚燒;還有他的朋友,都認定我是不講理的潑婦,就更加忍不住怒氣沖天,讓我不能不爆炸。」
她又說:「我從小就希望有一個溫暖,又有安全感的家,一個可以保護我,讓我依靠的男人。沒想他是如此窩囊,是個廢物!現在每天對著他,只感到他是那樣沒有承擔,那樣無能,讓我充滿失敗感!我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為了避免出事,我已經多次離家,但是孩子怎辦?」
從沒真正合併
一個不信難的女強人,卻無法不被婚姻難到!一個一心想逃避矛盾的男人,卻發現愈來愈無路可逃!這是一個婚姻的悲劇!因為婚姻不是一個人的敘事,而是兩個故事合併而成的一個新產品。
什么是成功的合併?就像兩間分別的公司組織成為一間共同的公司,裏面有你,也有我,無論你有多大的失望、氣怒,都不可以全部怪罪他人,因為關係產生的問題,永遠是一人一半的。必須好好坐下來,學習彼此調教,互相協議,一同承擔,才有能力解決婚姻生活中所面對的每一宗問題!而不是讓問題積聚,弄得嗅氣沖天,讓旁人都為你著急!
很多人結婚多年,都只是各有各說,各自堅守自己原則,從來沒有真正合併,結果只有造就出無數癡男怨女。
怪不得他們的兒子,對著各持己見的父母哭哭啼啼,因為他是父親與母親基因的製成品,一個象徵兩情相許的結合,父母為了他,理應可以放下刀槍,好好地學習把婚姻建立起來。
只是,身體內的基因容易合併,夫婦之間的執著、控制、刻意要求、和拒絕妥協,都可以說是個人處事風格的一種「基因」,卻是ABC難結合的,必須有處理過程。兩人體內基因沒有結合,就不會有孩子,但是彼此做人方式的基因沒有合併,就根本沒有婚姻。
李維榕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