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翠是一位年輕的母親,約三十多歲,一直被同事稱為「醒字派」的行政人員,有主見、作決定準且快。可算是公司的明日之星!不過,在距今約兩年前,她的情況開始有點奇怪……小翠有經常頭痛的問題,但程度不算厲害,一片普通止痛片,或到家庭醫生診所「打口針」便可無事。
但自兩年前,工作表現開始變得不濟,經常不能集中精神,對往常的社交聚會亦不大感興趣。但其他日常活動,包括治理家務并無問題。此外,她開始磚注一個以往不感興趣嗜好──「打游戲機」。她的丈夫起初也不以為然,以為她工作壓力大而想調劑一下。但漸漸情況愈來愈嚴重,夫妻更會為「沉迷打機」一事而吵架;ABC后,小翠因工作表現差而更被公司解僱。
有一天,小翠在睡夢中突然兩眼反白,全身抽筋。丈夫立時致電救護車將小翠送往醫院。到達醫院后,小翠已清醒過來,醫生立即為她安排腦掃描,此時,困擾她多時的問題終于得到了答案……
「小翠,你現在覺得怎樣?」我終于接手處理她的病況,而向她開始帶入話題。
「熊醫生,我還可以,但整個人覺得很乏力……到底我有什么毛病?」
我對著小翠兩夫婦頓了一頓,然后用一種平和又客觀的語氣對他們講解:「在你的掃描中,證實在你的前腦葉內長了一個相當大的腫瘤。」
「醫生,到底有多大?嗰瘤生長了幾耐?」丈夫相當緊張地問。
「直徑有八厘米,相當大!相信腫瘤在她腦內『存在』了很多年,只是現在對腦內壓力愈來愈大,因而引致抽筋。」我嘗試慢慢地解釋。
「點解咁多年我倆都不察覺呢?我太太并沒有嚴重的頭痛,而且行動亦沒有問題,熊醫生,會唔會攪錯?」
「從掃描影像看來,應該是腦膜瘤,因生長速度慢且位置不在運動神經區,所以較難在早期發覺。」
腦膜瘤難察覺
「腦膜瘤」如由包裹著大腦的腦硬膜因病變所生。因腦硬膜包圍著整個腦,「腦膜瘤」的產生位置可以是在大腦皮質層外圍的任何地方。而因著生長的不同的位置,便會產生不同的病徵:當中ABC常見的有頭痛、頭暈、嘔吐、癲癇、半邊手腳無力、視力迷糊、個別情況甚至會性情大變等。小翠的腫瘤是在前額的腦葉中,此部分的大腦主要負責性情,判斷和愛好。而她的「奇特病徵」亦因此部分大腦受腫瘤影響所致。95%的「腦膜瘤」皆是良性。它對腦細胞的侵入性較低,生長速度也慢,所以往往在病人腦內潛伏了頗長時間。而因它的體積是慢慢的漸大,大腦細胞會在初期不斷的「適應和遷就」,使得腦壓不會明顯上升而產生病徵。但時間久了,腫瘤大得超過腦部的適應限度,病人便會有突發的病徵而求醫。
要醫治此巨形腫瘤的ABC方法是──腦科手術切除。在數天后,我為小翠施行了手術,我共花了九個小時才能將她的腫瘤切除。雖然很辛苦,但能為她治好,我感覺十分值得,她亦在手術后第五天出院回家了。
后記:往后我知道她已能「重新做人」,在兩個月后還找到了一份新工呢!
文:熊偉民腦外科磚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