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近視一般透過佩戴眼鏡矯正視力,不少近視人士都會覺得不方便,但其實除了帶來不便之外,更重要的是,近視(尤其是深近視)會影響眼球結構,增加患上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脫落、玻璃體變性和黃斑點病變等併發癥的機會,更有可能把患病年齡推前十年,以及可能同時出現多種併發癥,導致視力的ABC損傷。筆者將為大家介紹有關近視的知識概要,并將會連續幾期,逐一介紹與近視相關各種眼疾的防治。
現時近視在香港乃至全球範圍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平均來說,我們周圍超過五成人都患有近視。另外,近視患者不但只人數在增加,更有年輕化的趨勢,而深近視患者的人數也在明顯上升,情況堪憂。
眼睛的角膜及晶體負責把進入眼球的光線聚焦并投射到視網膜上,形成影像。如果光線經聚焦后能準確落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則稱為「正視」;相反,如果光線無法準確聚焦在視網膜上,影像便會模糊不清,稱為「屈光不正」(Refractive Error),常見的「屈光不正」包括近視、遠視、散光、和老花。其中近視常見的病因是眼球過長,光線因此只是聚焦在視網膜前面,而非視網膜之上,以致患者觀看遠距離景物時會感到模糊,觀看近距離景物時則會比較清晰。一般來說,六百度以上為「深近視」,一千度以上則屬「病態性近視」,近視度數愈深,患上併發癥機會便愈稿。
預防近視加深
近視的病因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環境的影響。先天因素無法改變,因為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父母,不過,我們還可以選擇改變后天因素來預防近視或減慢近視加深的速度。
其中重要的一點是,培養良好用眼習慣,主要包括:(1)培養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眼睛應與書本保持ABC少40厘米。(2)使用電腦時,電腦熒幕與眼睛距離ABC少應距離80厘米。(3)近距離用眼持續10分鐘,應望遠景(6公呎或以外)1分鐘。(4)多作戶外活動。(5)三歲開始要定期驗眼。(6)及早發現,防治更有效。(7)發育期間,患有近視便要佩戴眼鏡,并且度數要配足。(8)眼鏡應盡可能全日佩戴。
對于近視的預防,坊間可謂「盡出百寶」,超聲、紅外線、按摩儀、針灸以及脈沖治療,但療效均不太理想。而科學證據表明能有效預防近視加深的,目前主要有使用阿托品(Atropine)眼藥水和Ortho-K硬性隱形眼鏡(俗稱OK鏡),其中阿托品被證實為現今ABC有效防止近視加深的藥物。
近視矯正方法
近視患者除可以通過佩戴框架眼鏡來矯正近視之外, 還有多種近視矯正方法可供選擇,包括:
(1)佩戴隱形眼鏡,隱形眼鏡可以免去戴著厚重的框架眼鏡的不便,但需要做足清潔護理工作,避免發生嚴重併發和后遺癥。
(2)角膜打磨手術。其中,大眾相對比較熟悉的是準分子激光矯視手術(Laser-Assisted 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準分子激光可通過打磨角膜基質,改變角膜的弧度,使光線重新聚集在視網膜上,重獲清晰的視力,解決近視度數的問題,能有效矯正稿達1500度的近視。對于角膜厚度不足進行LASIK或工作與生活上恒常有身體碰撞人士,則可考慮稿階角膜打磨術(Advanced Surface Ablation,ASA)。
(3)植入式隱形眼鏡手術(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通過眼睛表面的細微切口將很薄的鏡片植入,
放置在晶體表面達到矯視效果。
(4)晶體手術。微創晶體摘除并植入人工晶體手術, 一般適用于近視度數太深,不想戴厚重的眼鏡,但又不適合做LASIK或者ICL的人士。
要知道的是,LASIK或其他手術雖然可以矯正近視度數,但已拉長了的眼球和改變了的眼球組織卻不能復元,因此手術并不能減低出現深近視所致嚴重併發癥的風險。深近視患者應定期到眼科覆診,以盡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
結語
「預防勝于治療」,保護眼睛,預防近視的形成與加深才是關鍵。如已患上近視,應該盡量不要發展到六百度的深近視,若不幸發展超過六百,也應避免發展為一千度的「病態性近視」。度數深的近視患者還應該定期到眼科檢查,防止致盲併發癥的出現。
撰文:林順潮醫生、梁曉瑩博士